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819)

港大校委會的拖延任命,過失不遑多讓(1)

﹙原文發表於2015年9月2日﹚

 

拖延任命陳文敏,有政治審查之嫌

劉遵義撰文抨擊港大學生暴力衝擊港大校委會會議,言之有物,擲地有聲,我給他10個讚。但這不等於我認同學生的對立面──港大校委會對委任副校長的一再拖延。

在去年底傳出陳文敏可能獲任命為港大副校長後,建制陣營可開始有系統地攻擊這位偏向泛民的學者。2015年初至年中,各親建制報章均以大篇幅指控陳文敏熱中政治而忽略學術研究,又違規處理下屬戴耀廷有關佔領中環的捐款。

行政會議成員、港大校務委員李國章在8月7日承認,港大副校長物色委員會早在去年12月已一致推薦陳文敏,他亦沒有否認陳文敏是物色委員會唯一的推薦人選。李國章並且承認,5月中在校委會委任的審核委員會完成對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庭佔中捐款投訴後,物色委員會的決定依舊沒變。根據過往港大校委會任命的傳統,它們幾乎毫無例外都會接納物色委員會的推薦,但這次就一拖再拖,不議不決,在6月30日的校委會會議上,12位委員投票反對討論校委會副校長的委任,乾脆決定押後處理副校長的任命,要等待委出新的首席副校長才定奪。傳媒報道有親北京的校務委員,用盡手上的權力,以各種的行政程序、人事理由,拖延對陳文敏的任命。是否屬實,我們不得而知,但拖延委任,不按過往既定的任命程序和行事習慣處理則是客觀事實。

在傳出港大校委會於7月28日的會議上依然不討論委任事宜而決定依舊等待委出新的首席副校長才作定奪的消息後,憤怒的學生和部份街外羣眾終於爆發暴力衝擊校委會會議的事件。

在衝擊事件爆發前的幾天,前港大副校長程介明撰文批評,指校委會遲遲無法決策,是因學術自主的界線「被政治壓力攻破,忘了政治立場不是遴選副校長的主要準則」,而校委會主席須嚴格按既定程序做決定,校務委員則應獨立地憑良心為了大學的前途參與決策。

程介明7月23日在電台節目質疑:「要等首席副校長是作出來的(理由),我不知(校委會)如何撐出來,從來不覺得有此規矩。」他說,梁智鴻作為校委會主席,應堅守程序原則,「但他守不住,可能左右為難,或有政治後果他負擔不起」。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

『校友們一向不會過問校委會的決定,因為校委會在《香港大學條例》下是最高的權力和決策機關,其決定一直按既有程序進行,沒有人需要挑戰它的權威;但是,今次校委會在副校長任命一事沒按常規處理,乖離傳統,一拖再拖,既不確認也不否決物色委員會經全球招聘的任命建議,最後還竟以「等待尚未應聘的首席副校長」這個違反常識的荒謬理由繼續拖延,破壞其管治權威,違反了程序公義。

若連同事件發展期間建制傳媒對傳聞中的候選人密集攻擊、特首企圖干預人事任命的傳聞一併來看,不能不讓人深深感受到一隻可怕的政治之手正在伸向港大。

因此,校友要求校委會回歸正軌,根據既定的任命程序和行事習慣,盡快處理任命,要不確認、要不提供具體理由否決,總之不要讓任命「拖」死腹中。這才是將政治干預遠離港大及其他高等院校、讓學術歸學術、政治歸政治的正本清源做法。』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