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特殊背景的有識之士怎樣看香港的地產金融集團(4)

國內「天遠網」於8月7日發表了《香港己陷深度分裂,特區政府與勢力集團決戰在即》:

『近期香港發生了一系列遊行示威活動和暴力事件,雖然存在外部干預,但並非主要原因。

因為一個社會如果沒有發生內部分裂,外部勢力是很難直接干預的。只有在內鬥越來越尖銳的情況下,外部勢力才能夠趁機打入楔子、挑動混亂。

香港社會現在正是如此,內部出現了巨大的分裂,整個精英群體分裂為兩派,其中一派是地產金融集團。一位媒體人說得非常精闢:地產金融集團現在已經尾大不掉,操控了香港經濟命脈。他們在97年之前,由於受到英國殖民政府的壓制,雖然能夠掙一些錢,但遠談不上在香港各行各業佔據支配性的地位。97年到現在,這股力量借著“港人治港”贏得一個巨大的自治機會,20年里逐步發展壯大,對香港的政治、經濟、輿論和各行各業都具有巨大影響力,堪稱是香港第一大利益集團。

分裂的另外一方是特區政府。他們非常明白,香港現在的經濟模式存在重大隱患,除了地產和金融,其它任何行業在這麼高的地價之下想要獲取利潤都是難上加難。這導致香港出現了嚴重的產業空心化,實業大量轉移到大陸,同時也使香港社會兩極分化愈發嚴重。地價房價太高,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年輕人看不見希望,大家的生活完全沒有幸福可言。

地產金融集團和特區政府在香港政治舞台上激烈博弈,圍繞著香港下一步到底應該走向何方展開了一次重大的鬥爭。

其實這場鬥爭在97年就已經開始萌發。董建華在當年的施政報告中講到:

“過去多年來,金融業和房地產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將來仍然會為香港的繁榮作出重要貢獻。但是,由於香港的經濟基礎過於狹窄,一旦金融和房地產業受到沖擊,香港經濟便陷入困境。”

為了升級香港的競爭力,董建華打算一方面加大土地與住宅供應,降低創新與生活成本,為香港後續的發展開闢空間;另一方面大刀闊斧,改革教育、增加科技投資以及項目,為香港的未來增加新的增長動力。

他制定的八萬五建屋計劃、數碼港、教育改革、高官問責制、強制公積金制度等政策,可謂高瞻遠矚,改革措施直指香港的弊病。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八萬五”建屋計劃:每年興建公營和私營住房不少於八萬五千套,十年內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購住房。

不過“八萬五”計劃恰逢亞洲金融風暴,香港樓市淒風慘雨,當年房價即下跌2至3成。當時香港有60萬個負資產者,賬面損失達6000億港元。』

這些看法要害在於「地產金融集團現在已經尾大不掉,操控了經濟命脈……,其實這場鬥爭在97年就已經開始萌發」。

『2002至2003年經濟形勢好轉,房價進入上漲周期,董建華可能重拾擴大供地政策,這讓地產集團非常焦慮。恰好在同時,香港爆發了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示威遊行。從時間上的邏輯上講,這其實是為了趕董建華下台,迫使他辭職下台。』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