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稅非長治久安之計

稅基廣闊的新稅項事宜諮詢委員會八月六日提出十三個擴闊稅基的方案,並就此諮詢公眾。盡管諮詢委員會主席強調,目前並非引入新稅項的合適時機,並且暗示在增加新稅項後,可在其他地方減少稅收,看來政府加稅(提高現有稅項及開徵新稅項)事在必行,實施只是遲早問題。箇中原因很簡單,97金融風暴之後,政府收入大不如前,但各項公共開支有增無已,按目前發展趨勢,香港未來數年經濟都難以樂觀,不加稅就不免令公共財政陷入長期赤字預算。

其實,加稅並非唯一可行辦法。特區政府坐擁巨資,財政儲備高達四、五千億港元,完全可動用之來彌補每年赤字,但這是一種吃老本的所為,坐吃山空,亦非長久之計,還是不用為妙。加稅,表面上無可非議,卻像一個富有家庭,家道中落,為維持過往舒適生活,頻頻向親朋(不管是富的還是窮的,一視同仁)打秋風,就是不肯由奢入儉,長此下去,累死親朋,累死自己,亦非良策!

入不敷支,與其厚顏地向親朋打秋風,何不咬緊牙根,節衣縮食,有尊嚴地渡過難關?與其量出為入,何不量入為出?在經濟不景,通縮肆行,中下階層陷於水深火熱而公共財政又入不敷支的情況下,我極難理解為何特區政府仍大手大腳地給三十萬公務員、半公務員大幅加薪。在時世艱難的今日,不但不應增加公共開支,還要大刀闊斧地削減之,我相信大家會諒解的。

減少公共開支,使公共財政達至平衡,是否就是最好的辦法?非也!減少公共開支只是節流,更應該做的,是開源!不是為稅收開源,而是為香港創匯。

創匯就得講究競爭力,眾所周知,我們香港落到今日田地,是對外競爭力大幅衰退的結果,我們的員工薪金褔利之高厚,是世界有數的;我們的營商租金、樓價之高,縱使經歷大跌,仍是世界有數的;而我們員工素質,江河日下,再無復當年勇。這兩高一低,嚴重削弱我們的競爭力,其他的不談,就講講人工的昂貴吧,例子俯拾皆是。我們的金融管理局總裁,年薪千萬,為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蘭斯平的六倍有多;我們的特首及司局級高官,年薪勝過美國總統及內閣部長;就連一向給人清高及兩袖清風印像的教師,薪酬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國際先驅論壇報〞六月十四日的一篇報道,論及「經濟合作組織」國家的教師薪酬,以具備十五年經驗的教師平均年薪作比較,發覺國際平均年薪為31,885美元,美國教師平均年薪為36,219美元,最高薪的瑞士教師,平均年薪為62,052美元,香港十五年經驗教師的年薪是多少?73,800美元!

要復恢對外競爭力,必須從降低高薪酬、高租金及提高勞動力素質方面著手,政府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