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萬五〞看社會眾生相(六)

 

 

    • 以地產發展商為代表之大財團
      特區政府新房屋政策出爐前,他們憂心忡忡,要求政府不要採取過激行動去打擊樓價,最好能以增加供應的方式去平衡樓價的標升。〝八萬五〞基本上滿足了他們,但其後他們頻頻向〝八萬五〞施壓,說他們不了解〝八萬五〞並非樓價大跌的罪魁禍首及政府實際自98年已放棄此策,我是不相信的,他們意在借此施壓,逼使政府讓步及採取有利於他們的行動。

    • 部份業主
      98年部份樓花業主衝擊地產發展商,企圖不必履行買賣合約。該等業主處境令人同情,但他們的行動實際上是衝擊契約精神,也就是衝擊法治的核心,這是我絕不認同的。買樓是一種投資(亦可能是投機)行為,是有風險的,願賭就要服輸,不能輸打贏要!

    • 一般市民、輿論
      普遍自己沒有做好分析,人云亦云,往往接受倒果為因的說法:「〝八萬五〞令樓價大跌,從而令經濟衰退,日子從此不好過!」 怨氣大部份由是發泄在〝八萬五〞身上,在特首身上。我覺得這是很不健康的一種表現,我們已喪失困難愈多胸膛愈挺的香港精神,大家都姓〝賴〞了。

    • 一般地產代理
      先是認為政策「無料到」,不足為患,叫客人放心樓照買照炒,其後則加入唱衰〝八萬五〞行列,前後態度的反差,令人印像特別深刻。


小結

 

綜觀八萬五政策整個興亡過程,我們發覺社會不同階層對它的取態前後都迥然不同。起初時,只有保守階層擁護它,認為它溫和有節;最後,連激進階層都背棄它,認為它過於急進。你怎麼看這種轉變?是因為八萬五政策有變,殺傷力盡顯?還是因為人們覺今是而昨非?我看都不是,主要是人基於本身利益而變!世事之吊詭,莫過於此!

 

令樓價大跌的元兇禍首其實是特首執政前已形成的地產大泡沫,離譜地偏高的樓價早就蓄勢待爆,〝八萬五〞或亞洲金融風暴充其量只是引爆器、催化劑,沒有它們,其他形式的引爆器、催化劑仍會出現,大泡沫遲早還是要同樣大爆的。

 

大泡沫是由許多人長時間自覺或不自覺地一起營造的,其他的人則縱容了他們。有幾許風流,就有幾許折墮,我們再無權尤人放怨天。怪罪〝八萬五〞証明大部份港人沒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這是我引以為憂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