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萬五〞看社會眾生相(五)

 

 

時窮節乃現,從〝八萬五〞事件去分析各方逐步變臉,最能發人深省:

    • 特首、高官

      〝八萬五〞沒有採取激烈措施去打擊樓價,而是採取適量增加土地供應從而適量增加樓宇供應去調節偏高的樓價,這是十分溫和的政策,從本質去看,〝八萬五〞標誌著放棄高地價政策,不再依賴每年從賣地、地產交易厘印稅及地產發展商的溢利稅所取得的高收入,以民生為重,以社會穩定為重,不失為一項高瞻遠矚、氣魄宏大的決策,長遠來說,對香港有利。為政者對自己所訂政策如有信心,必會擇善固執,不輕易動搖,但令人搖頭嘆息的是,在過去三年當〝八萬五〞頻頻受到猛烈抨擊,特首及有關高官竟噤若寒蟬,不敢為自己的政策辯護,到今年六月,面對巨大壓力,更是陣腳大亂,最後竟鬼鬼祟祟地宣佈:「自98年以來已不再提八萬五,由那時開始,八萬五政策已不存在」。這樣的左搖右擺、進退失據、善始而不善終,豈像一個有守有為、敢堅持理念的政治家。

      特首及有關高官不懂得應付局面猶自可,左右竟亦無人挺身而出,有力地為之出謀獻策、保駕護航,果真身邊無能人乎?!

    • 政黨

      98年間民主黨的陳偉業發動部份樓花業主衝擊長江實業,意圖使該等業主免於履行買賣合約,素以維護法治為己命的民主黨人做出此等行動,心中還有〝法治〞二字嗎?

      代表基層利益的政黨自〝八萬五〞政策公佈,就抨擊它過於溫和,遠水不救近火,當政府頻遭各方詰難,按理他們應挺身而出,拔刀相助,但他們在整個過程置身事外,不吭一聲,豈非咄咄怪事!

      該等政黨這種取態最可爭議,〝八萬五〞最利中下階層,不出手相助,使它陷於孤立無援,最後被取消,是出賣了中下階層的利益,該等政黨它日必然要付代價;如果因為〝八萬五〞已犯眾憎,為免損失選票而不吭聲,這是喪失政治理念,流於政客所為;民主黨素來與特首對立,似有樂觀特首陷困之嫌,一個有份量的政黨應該對事不對人,豈可囿於平日政隙!

      向來被視為保皇黨的自由黨起初對〝八萬五〞擊節讚賞,及後當〝八萬五〞遭受惡評則置身事外,在今年離立法會選舉不足三個月的六月又發起負資者示威遊行,其志在選票之意,呼之欲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