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格勢禁,短炒勝長揸

恒指於5月20日創出17,476的高點,較去年10月27日的10,676點上升63.7%,升幅這麼大,主要拜最近三個月熱錢大量流入所賜。為了救市,各國央行紛紛大印銀紙,無中生有地創造巨大的信貸:從去年底迄今,短短數個月,美國聯儲局的資產負債已經從一萬億美元增至超過二萬餘億美元,最近又購買了高達三千億美元美國國債;中國為確保全年經濟增長達8%,不斷推出各產業的振興方案。在信貸及政策寬鬆配合下,內地第一季貸款增長便高達4.6萬億元人民幣,早已有傳企業在貸款到手後,先到股市「走一轉」,直接在今年5月把A股推高近56%;近期流入的資金,主要是增持亞洲股票的海外機構性基金,其次是內地資金;過去三個月,香港銀行體系結餘由1,430億元增加至2,300億元,「水浸」異常驚人。熱錢流竄把港股推上萬七點有多的水平。

 

近日一些經濟現象對本港樓市深有影響,值得注意:

 

1.      日本今年首季GDP與去年比較跌15%,是日本有紀錄以來最大的經濟收縮;本港首季GDP較去年大幅倒退7.8%,是1998年第三季飽受亞洲金融風暴打擊以來的最大跌幅,出口尤其差勁,大跌22%,為55年以來最大跌幅。日本和本港GDP表現說明,金融市場環境和經濟活動回穩是一回事,經濟真正復甦又是另一回事;

 

2.      美國狂印紙鈔,大家都深恐惡性通脹及美元大幅貶值來臨在即。但我要提醒大家,從狂印紙鈔到引發整體物價的上升及最終通脹來臨,過程需時。在經濟衰退中,更往往先有通縮(以香港為例,近期無論是外圍還是內部的價格壓力都正在減退),通縮與印鈔所引發的通脹角力一段時間後,經濟改善到某種程度,通脹才會撃敗通縮露出頭角。這段時差,一般需時二、三年,認為通脹馬上殺到有點杞人憂天,立刻胡亂投資以對抗通脹更屬不智;

 

3.      過去半年,美國聯儲局局長貝南奇對通縮怕得要死,深恐通縮會導致大蕭條,趕緊啟動印鈔機,以空前巨大、無中生有的信貸來阻止或至低限度削弱通縮。美國人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個美麗的金融名辭來掩飾狂印紙鈔及以虛換實的龐茲騙局,令人很易一時不察,真是一絕!美國及全球其他央行的救市藥方,說穿了,不外都是狂印紙鈔,以新的更大泡沫來代替已爆破的泡沫,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肯定會帶來日後貨幣大貶值和惡性通貨膨脹,但短視的政客顧不了這些,他們永遠都著意醫治有選票效益的短痛,大家自求多福罷!

 

4.      銀行存款利息幾近於零,有餘資而不甘心忍受負回報的市民認真頭痛,不知怎樣運用資金才好。我無意提議大家買些甚麼,祇想指出在經濟衰退中,資產價格波動特別大,特別頻密,而且一浪低於一浪,投資風險因此特別高,入市和退出時機一個拿揑不好,最終可能高買低賣,成了別人的點心。在這種形勢下,投資要增加獲利的機會和數量,不宜買入長揸,而應多些運用短綫買賣,從反彈的價格中謀利。不貪勝,見好即收,預設止蝕位;

 

5.      今次上升浪已接近尾聲,大戶引散戶入市派貨的部署大致完成,後市再度回落的機會愈來愈高。

 

以美國為首的環球各國央行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為市場創造了一個難得和相當巨幅的反彈,大家得以大炒特炒,且看最後你是羊羣財富的攫奪者,還是火棒的承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