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大敗,泛民政黨會否痛定思痛﹖(1)

第四屆區議會選舉終於落幕。統計之下,民主黨候選人的當選率為35.6%(47席)、民協58%(15席)、公民黨17.1%(7席)、人民力量1.6%(1席),社民連和職工盟則全軍覆沒。反觀民建聯、工聯會、自由黨和新民黨的當選率則分別達75.6%(136席)、60.4%(29席)、37.5%(9席)和33.3%(4席)。上述泛民政黨的議席,再加上新民主同盟的8席、街工的5席和個人2席,整個泛民陣營合共取得84席,不外為民建聯136席的62%,泛民與建制陣營弱強的差距,一目瞭然。 

泛民大敗,主因有五﹕ 

1. 地區工作做得不夠好,遠遜於建制派(特別是民建聯); 
2. 泛民內訌,惹選民厭惡; 
3. 策動港澳大橋環評和外傭居港權的訴訟,令許多選民十分反感; 
4. 議會暴力,選民普遍對之深惡痛絕; 
5. 五區公投,不獲認同。 

民主黨和民協小敗是因為原因1、2;公民黨大敗是因為原因1、2、3及5,特別是3;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全軍盡墨或幾乎全軍盡墨是因為原因1、2、4及5,特別是2、4、5。在一切區選的致勝因素中,地區工作是最重要的。民建聯和工聯會的地區(特別是重點選區)工作做得特別好,維繫、開拓和動員票源因而特別出色,亦是它們的候選人每每高票當選的主因。在泛民中,民主黨和民協的地區工作較好,地區實力較強,因此可以止於小敗。但是因為地區工作遜於民建聯甚遠,它們的幾位立法會議員兼政治明星在今次與藉藉無名的民建聯候選人的對壘中,亦飽嘗敗績﹕於葵青麗華選區,李永達(民主黨)以1582票敗於朱麗玲(民建聯)的1923票;於北區彩園選區,黃成智(民主黨)以1673票敗於蘇西智(民建聯)的2773票;同是泛民政治明星的李卓人(職工盟)於元朗富恩選區以1700票敗於首次參選的工聯會新丁劉桂容的1838票;僅馮檢基(民協)於深水埗麗閣選區能以2528票擊敗2015票的范國輝(民建聯)。

同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和政治明星的單仲偕於灣仔大坑選區以965票敗於新民黨黃楚峰的1266票,主因亦輸在地區工作。 

公民黨7位成功連任的區議員(特別是康怡花園的陳啟遠和愉景灣的容詠嫦),即使飽受原因2、3、5的打壓,最終還是挺過來,主因都是在地區有軋實的工作。 

論名氣、地區工作、背景和原本受富裕階層所歡迎的程度,陳淑莊(公民黨)自是遠超自由黨新丁陳浩濂,想不到於中西區山頂選區,她竟以820票大敗於取得1505票的陳。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慘受原因2、3、5之累,特別是後兩者,因為她既是公民黨核心人物之一,又是五區公投的主將之一。 

人民力量派出62人參選,僅一人成功。身居立法會議員的陳偉業於屯門樂翠選區高調狙擊何俊仁,卻以303票大敗於1876票的何,其狙擊的無力,可見一斑!人民力量幾乎全軍覆沒,充份反映它們的暴力(以之製造泛民內訌及破壞議會議事進程)為選民深惡痛絕。 

社民連出動28人參選,一個人也沒選上,可謂全軍盡墨。梁國雄於中西區觀龍選區想狙擊葉國謙(民建聯),亦以973票慘敗於2723票的葉,梁的狙擊無力與深為選民所惡,於此可見。 

今次區選的投票率為41.4%,雖不及2003年的44.1%,但投票人數高達120.2萬,創歷史新高。投票率高素來有利泛民候選人,今屆區選卻是例外。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