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85)

 

財政預算案與偷步買車避稅案(1)

(原文發表於2003314)

 

公務員不是財赤的罪魁禍首,但公務員的過大編制及過高薪酬是!

 

三月五日財政預算案公佈以來,差不多十天了,一直提不起興趣評論它。面對每年六、七百億元的財赤,財政預算案的要害在開源節流,此中又以節流為先,節流則以公務員的減薪裁員為要,而這次財政預算案對公務員裁員減薪的處理,不出我早前所撰的「董建華第六份施政報告」之(5)(6)的範圍。換言之,財政預算案其實是施政報告的延續和影子,批評施政報告的觀點許多都可同樣適用於財政預算案,故無再撰新評的價值。

 

但財政司司長數日前爆發的偷步買車避稅事件令我稍改前意,再加上幾位朋友短柬寄意,望我就預算案寫幾筆,就補幾筆罷。

 

在開源方面,預算案建議增加多項稅收,包括薪俸稅、利得稅及足球博彩稅等,以期在20052006年度開源140億元,單是薪俸稅已佔其中差不多一半,為每年68億元。節流方面,減公務員薪6%,但不是即減,而是分別在明年及後年各減3%,連資助機構員工一起計,2004年約省35億元,以後每年省70億元;綜援金則削11.1%,每年節省約17.8億元。開源節流總共不外140餘億元(另外60億元開源仍沒明言稅從何來,暫且不計),而且許多是分期徵收或扣減,與700億元財赤相較,似有杯水車薪之嫌。

 

財政司司長將於20062007年度達至財政平衡的願望寄託在未來數年香港平均經濟增長率會不少於百分之三的基礎上。香港是一個開放式的城市,很受外圍經濟影響,未來數年外圍經濟怎樣,變數甚多,財政司司長的主觀願望很容易流於過度樂觀,個人對財政平衡會於20062007年度達成不無疑慮。

 

就金額而言,今次開源的數目遠超節流,開源的對象主要是市民,節流的則為公務員,市民承擔的加稅大,公務員減薪的幅度小,瘦民肥公,昭然若揭!

 

特首不斷為公務員開脫,頻說明白到社會上有很多人對公務員減薪問題很不滿,但公務員不是財赤的禍首,回歸以來,公務員對穩定社會有貢獻,改革一定要做,但要有一個過程,慢慢來。特首並謂,為防止金融市場波動、利率?升及穩定聯繫匯率,政府決定以解決財赤為今年預算案的首要任務。

 

一間企業的總裁,於過往好景時闊綽過人,每年都為員工大幅加薪升職及大事拓展,日子有功,員工薪酬福利遂漸遠高於其他企業,幅度由40%200%不等,視職級而定,而企業規模亦臃腫不堪。新總裁上任時,企業已生意一落千丈,虧損嚴重,企業有清盤結業之虞,新總裁該怎辦?正確方法只有一個:馬上大幅裁員減薪,開源反而是其次。很明顯,弄致虧損纍纍不是員工的錯,是前任總裁政策的錯,但既然虧損的主因是過於龐大的人手編制及過於偏高的員工薪酬,要消除虧損及挽救企業,新總裁唯有從裁員減薪著手,不能因為虧損不是員工的錯,就不應動手裁員減薪。

 

政府財赤與企業虧損起因相同,而處方亦應無異。財赤不是公務員的錯,公務員不是財赤罪魁禍首,這話沒錯,但公務員的偏大編制和偏高薪酬即使是前任(當然亦可能包括部份現任)高官的錯,卻是財赤的罪魁禍首。大幅減薪裁員是撥亂反正,何罪之有?我們的特首連這一點都看不通透,其思路之紊亂可見一斑。

 

特首及財政司司長這麼高度重視滅赤,加快滅赤速度及力度自是應有之義,為何容許財政預算案的主要目標滅赤「慢慢來」,少少來呢?這樣做,手段與目標不是背道而馳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