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90)

 

天 下 無 免 費 午 餐

(原文發表於2001106)

 

香港經濟步入衰退,政府束手無策,民怨越來越大。何以致此?行政長官及高官不是諉過於亞洲金融風暴、外圍經濟轉壞,就是諉過於經濟轉型,青黃不接。無人膽敢直言,這是因為香港的三高一低使其產品及服務喪失競爭力。喪失競爭力是因,經濟日走下坡是果,這個因始於八十年代末期,九七年前後踏上頂峰,形成嚴重的泡沫經濟。亞洲金融風暴或外圍經濟轉壞充其量只是泡沫爆破的催化劑,沒有它們,這個泡沫還是遲早要爆破的,只是換了另一種催化劑而已。

 

什麼三高一低?匯價高(多得聯繫匯率)、租金(樓價)高、薪金高,以及員工素質低,不是一般的高低,而是相當離譜的高低。羊毛出自羊身上,三高一低使香港的產品及服務價格高昂而質劣,對外競爭,焉能不敗?!

 

近期高官政客特別愛將經濟不濟歸咎於經濟仍未成功轉型(轉到高科技或知識經濟),我是不大認同的,國內沿海大城市(特別是深圳和上海)經濟欣欣向榮,一日千里,它們依靠的都是普通行業,只是因為三低一高(很利害的低及高),於是十分有競爭力,故能為企業創造可觀利潤,為國家創造可觀外匯。

 

「中國好,香港好」,在經濟上並不永遠正確。國內許多地方在許多方面已成為香港的有力競爭者,甚至超越香港,香港某些不濟,正是競爭失敗的結果,是時候深刻反省了。

 

要改善香港經濟,必須對症下藥,上策是化三高一低為三低一高(例如廢除聯繫匯率,讓港元貶值去推低其他的二高,透過改革教育或培訓去提升員工素質,或乾脆讓經濟衰到貼地,使素來被縱壞的員工吃足苦頭後火鳳凰重生);如果認為聯繫匯率這個老虎屁股摸不得,至低限度要化其餘的二高一低為二低一高,這是中策;迴避問題,只在支支節節及不痛不痒的地方做小手術,三高一低基本上原封不動,這是下策。

 

中策會引起短痛,下策會引起長痛。與其長痛,不如短痛,但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特區政府,恐怕沒有這個膽識和魄力去引導港人承受,驕生慣養及自私心態濃的港人大抵亦不會接受,特別是涉及減薪,抗拒會十分大。個人傾向取上策,上策亦會有短痛,較中策的短痛可能更痛,但時間則較短。

總而言之,上策剎時最痛,為時最短,累積的痛則最輕;中策剎時的痛及歷時次之,累積的痛亦次之;下策剎時最不痛,歷時最久(說不定十年、二十年),而累積的痛則最厲害。痛是難免的了,但港人有權選擇哪一種痛,後果貴客自負。

 

你想找不痛而癒的處方?省些力罷,能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