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07)

 

進退失據,大勢已去
(原文發表於2003年7月8日)
 
「七一」大遊行以後的數日,十分關鍵,大家都焦急地等待董建華政府對五十多萬上街市民的強大而清晰民意的回應。
 
七月五日至七日這三天的戲劇性變化簡直叫人目瞪口呆。七月五日下午,董建華宣布在對三項重大訴求作出重大修改的情況下,決定如期二讀通過二十三條;七月六日下午,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宣布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七月七日凌晨二時,董建華聲明擱置在七月九日立法,一場逼在眉睫的政治危機暫時得以紓緩。
 
董建華在七月七日下午說,擱置在七月九日立法是順應民意,果如此,那為甚麼他先於日前公佈將國安法修改但如期立法,然後在獲悉田北俊辭職時說擱置是基於自由黨的立場?董建華的「順應民意」明顯是形勢迫出來的,說不上有很大的誠意。既如此,何必當初?!同樣是擱置於七月九日立法,如果董在七月五日下午一開始就這樣公布,效果絕對差天共地:首先,市民及反對派會真的感受到特首順應民意,對他的反感會因此有減無增;不會將田北俊及自由黨逼反而將執政聯盟瓦解,觸發自己的管治班子進一步眾叛親離;肯作這樣重大的讓步,危機放緩,就較易重新集結原有支持者和游離分子。
 
行到這一步,不但整個董建華管治班子瀕臨瓦解,他們的管治權威亦同時喪失殆盡。我早前認為董建華缺乏做特首所必需的政治才能,他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退位讓賢是他最佳選擇,這樣,對國對港都有利。時至今日,我更覺董建華應該這樣做,再呆下去,它日祇會灰溜溜的被人(形勢)趕下台,累港累國,留下千古罵名,何苦!
 
萬一董建華選擇幹下去或再幹一段時間,他即時要做的就是重整管治班子。將局面弄致這個幾乎大勢已去的田地,除了特首自己的問題,行政會議成員全都責無旁貸,高薪高位而輔助無力,非大刀闊斧更換不為功,不能再姑息護短了。剛愎自用、傲慢、偏見和蔑視民意,激起重大公憤的葉劉淑儀,尤非撒換不可。
 
我以前亦提過,如不讓賢,董建華可考慮扮演虛君或給方向的最高領導人角色,而委任能相(重建政務司司長統領所有問責司、局長的制度?)執行具體施政,在特首管治權威空前低落之時,這個構想更值得探討。
 
民猶水也,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倚仗中央挺持及親政府政黨、政客保駕護航,就長期一意孤行,漠視民意,終於民怨一發不可收拾,大勢頓去。民意之為物,為政者豈可不慎之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