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獲和平建設的機遇(2)

2014年發生兩起國際大事。

 

首先是俄羅斯不宣而戰,發起對烏克蘭東部的戰爭。316日透過策動克里米亞親俄份子的公投,俄羅斯強佔克里米亞,並支持東部其他地區陸續公投,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

 

烏克蘭局勢與當年的阿富汗戰爭有幾分相似。當年蘇軍入侵阿富汗,顛覆美蘇在中東的均勢,標榜人權外交的卡特政府祇好改向,擴大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實力。歐洲對美國的重要性更甚于中東,因此,克里米亞入俄後,美俄雖不會直接兵戎相見,但華盛頓將不得不重振美國在歐洲的威懾力量,對俄採取強硬政策,以此重建均勢,避免其超級大國地位迅速坍塌。普京的大俄羅斯帝國野心及對烏克蘭和前東歐附傭國可能的領土野心,大有可能令美國疲於奔命,因此無暇東顧(即「重返亞洲」)。那將意味著美國在亞洲阻遏中國崛起的失敗。

 

其次是伊斯蘭國這個極端原教旨主義武裝組織的崛起。

 

伊斯蘭國匠東以一系列殘暴不仁的血腥行為及銳於攻城略地而蜚聲國際,異軍突起。在短短不足一年的時間內,它已佔領伊拉克近半的北部領土及敘利亞部份土地。美國和西方以前十分忌憚阿爾基達,但伊斯蘭國目前在財力上和武力上已將阿爾基達比下去,這個到處招兵買馬的恐怖組織坐擁20億以上美元資產,主要來自去年6月攻佔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之時,洗劫了當地幾間銀行,如今財雄勢大得足以向每一位殺人不眨眼的聖戰死士發放每個月250美元的薪金。此外,伊斯蘭國穩定的財政來源包括綁架勒索、攔途截劫以及經營油田,油田所在地正是位於美國打算空襲的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勢力不斷坐大,它野心非常大,企圖摧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俗政權,建立橫跨歐亞的哈里發王國。

 

奧巴馬可說是二次大戰後最「惜身」的美國總統,最不願意動用強大火力。不管是中東的利比亞、敘利亞以及歐洲的烏克蘭,又或前總統布殊時代長驅直進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奧巴馬不是盡可能抽身而退,就是不肯直接介入。迄今為止,面對伊斯蘭國的橫行無忌,美國仍不肯派地面部隊到伊拉克及敘利亞迎頭痛擊它。美國這種取態不難理解。過去數年來,奧巴馬一直謀求從中東脫身。「重返中東反恐」與奧巴馬此前的外交政策方向背道而馳,由此決定了奧巴馬對打擊「伊斯蘭國」始終心存牴觸。一再強調軍事行動「有限」,亦一再表示不會重演過去十年令美國精疲力竭的地面戰爭,拒絕派遣地面部隊參戰。

 

美國這個算盤打得響嗎?當然不成!沒有大部隊在地面的介入,僅憑空襲很難消滅伊斯蘭國這個頑敵。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