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223)

羅范椒芬功大於過

(原文發表於2007623)

 

因為獨立調查委員會在教育學院事件報告書對羅范椒芬的不利結論,她辭去廉政公署專員一職。

 

我私下不認識羅太,對她的認識完全來自傳媒對她言行的報導、教改的具體內容及教育界人士對她的評價。基本上,我覺得羅太是一個勇於承擔的人,具有一般高級公務員所罕見的使命感。對於教育改革,她可謂鞠躬盡瘁,事無大小都不辭勞苦親力親為。教協頭頭罵她為人涼薄,我倒認為她坦率熱誠。

 

香港教育制度千瘡百孔,許多問題積重難返。要改革少不免會觸動許多人的既得利益,而羅太直腸直肚的性格將衝突弄得更白熱化和樹敵更廣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古今中外,改革者大多沒有好下場,要成功得講天時、地利及人和的配合,上面最高層掌權者的支持尤其不可缺。香港的教改,當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整體上方向正確,而配套的具體政策、措施大多亦是可行的,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因為被改革對象的勢力過於根深柢固,及教育當局下面的人執行有偏差。

 

教改絕對是一項異常巨大的工程,面對各式各樣的阻力和責難,羅太所得的支持實在太少了,除了直接上司李國章不時出手支援外,上至司長特首,下至社會大眾及教改受益者──學生父母,鮮有旗幟鮮明地站在她身旁,許多時候她是孤軍作戰,結局不問可知。

 

羅太於辭職後憤指自己的經歷反映了「香港畸形政治生態」。所謂經歷,指的是甚麼?羅太沒有詳細說明,大家唯有靠估。李國章是問責官員,可以全身而退。羅太不是問責官員,反倒要承擔責任;勇於任事的,不免多做,但多做多錯,結果中箭落馬。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反倒逍遙快活。這不是懲罰進取而功大於過的,獎勵顢頇而無所作為的嗎?

 

可以看到,羅太對於辭職,是不無冤屈之氣的。但我深信,羅太功在社會,歷史會給她一個遠高於時人的評價的。說不定數年之後,許多現時非議她的人,會深切地懷念她。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希望羅太能夠看開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