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都是誤導、扭曲和偷換概念(5)

無為勝有為?

 

說完第一個案例,且讓我們研究第二個。

 

2004年年初,我接到一位匿名讀者從加拿大寄來一則剪報,是施永青先生於其專欄《天道今說‧諸子爭鳴》的一篇文章《無為勝有為》,剪報沒有說明文章刊於何報(估計不是加拿大的《星島日報》就是《明報》)及刊登日期,個人估計此文大約在2002年至2003年間發表。我將此文全文照錄:

 

『地產代理是一種要求進取有為的行業,所以每當我告訴人們,我是以無為的方法來經營中原地產時,引來的都是一種懷疑的眼光,以為這祇是一種標榜罷了。但不管讀者心裏有何想法,我對「無為而治」是深信不疑的,我不但把它視作一種可以說得通的理念,更把它應用在日常的工作中,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中原地產由我與一位我的中學同學一起創立。開始的十多年,基本上以我同學的方式去管治,我祇在旁協助;最近十年,才以我的理念為主導。事實證明,我以無為的方式來經營,公司一樣可以快速成長,業績增長數以倍計。

 

我那位同學辦事非常勤力、認真,二十四小時都在戰鬥狀態,作為一起創業的伙伴,實在不可多得。然而他的堅強意志卻令他收不到客觀信息,碰了壁也不繞道而行,撞到頭破血流也永不言敗,所以要跟隨他一起工作絕不好受。他自己的愛將也捱不到一、兩年,就得全面換班,令公司付出沉重代價。後來他得離開公司的管理層,亦是因為他與公司其他的管理人員無法合拍造成的。過分有為往往產生很大的破壞力。

 

相反,我卻是相對懶惰的人,我的同學很難想像我這類祇在辦公室裏看看報紙挖挖腳趾的人竟一樣可以令公司茁壯成長,站穩市場領導者地位。

 

其實,我的手法很簡單,我不主觀地先定立一套非要員工跟著去做的宏圖大計,員工就有空間去發揮他們自己的創造力。他們自己設想出來方案,他們自然盡力去令它成功,落力的程度遠超單是執行老闆的方案。所以老闆無為,員工才可以有為。一間祇有老闆有為的公司,一定敵不過全公司都可發揮創意的公司,此之所以無為勝有為也。』

 

施先生談論他的無為而治理論時,每愛將我拿來作為反面教材,以顯突他的偉大正確,今次亦不例外,《不一樣的時刻》對話中所提及的「Part­ner」,《無為勝有為》文中的「中學同學」都是指我。對於施永青先生過往的錯愛,我一直都一笑置之,但最近他在中原及利嘉閣上市問題上針對我而發表的種種誤導、扭曲和偷換概念言論,令我的態度開始起了微妙變化,覺得有需要講幾句話,一則因為談論我時,施先生往往歪曲事實(他於20034月號的《中原天地》所撰寫或指示別人撰寫的『中原集團簡史』便是歪曲的典範,與斯太林當權時蘇共所編纂的黨史無異,我日後自當為文還真相一個公道),如我繼續一笑置之,真相將永不為人所知,積非成是;二則因為施先生的理論,乍看胸襟廣闊,充滿道理,其實謬誤甚多,偏偏又非而似是,邏輯能力稍弱之人(社會大多數)很易著了道兒,有需要撥亂反正。施先生講「無為而治」這麼多年,印象中從沒人公開指出其謬處,相反地,對之歌功頌德倒大有人在,是時候挺身而出,揭開其面具了。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