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得到中央最大及最後的祝福?(1)

現時公開宣佈參選下屆特首的有4人:胡國興、葉劉淑儀、林鄭月娥、曾俊華。潛在參選者有曾鈺成、梁錦松、陳德霖、李國章……。

 

評論潛在的參選者,意義不大,暫且不提。在一眾已公開宣佈參選下屆特首的參選者,誰可脫穎而出?

 

首先必須認清一個現實,特首現時不是由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的,而是選舉委員會1,194名(原1,200名)選委一人一票選出。這些選委基本上可分為建制派及非建制派;減除梁頌恆及游蕙禎兩人,非建制派有325人,建制派則有873人;中央對大部份(估計超過75%)建制派選委有一言九鼎的影響力;由此粗率計算,以中央傾向馬首是瞻的建制派選委將不少於655人。

 

如果上述的分析離事實不遠,誰最為中央所喜所接受的特首候選人(公開或潛在的),誰就有最高的機會得到最多的選票,更有機會在第一輪選舉中就得到過半數的選票,一舉勝出!

 

關鍵是,如何推算出哪一位候選人最為中央所喜所接受?

 

我在《中央心中對來屆特首有甚麼要求?》系列文章中,推算出中央內心對下屆特首的要求。如果這些推算離事實不遠,誰是下屆特首的「真命天子」就不難看出。

 

先論第1個條件「愛國愛港」。愛國愛港,國是中央,港是地方,愛國愛港統一於愛國。當香港和中央產生衝突時,特首要毫不猶豫站在中央一方,這樣才可得到中央的信任。

 

在這個壓倒性條件上,曾俊華(甚至曾鈺成、梁錦松等人)不如林鄭、葉劉。曾俊華亦是建制派的,愛國愛港似乎無可置疑,問題是,他對香港市民太有感情,早期在美國的長期讀書和工作亦使他太有西方形式的民主思想,當香港和中央產生利益衝突,他未必一定毫不猶豫的站到中央一方。曾俊華很可能愛港多於愛國,甚至愛港不愛國,中央不會毫無保留地信任他。

 

胡國興說自己政治中立,但從他宣佈參選以來的言行看,他的意識形態是親泛民多於親中親建制。

 

關於三權分立,胡官說:「行政權大過立法,互有制衡配合,但無人制衡司法,因此司法最大權;行政主導是正確,但行政並非超然。」

 

在認為「行政長官具有超然於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機關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處於特別行政區權力運行的核心位置」的中央領導人心中,胡官的說法是政治不正確。

 

關於六四,胡官說,若當選會向中央表達港人平反六四的意願,認為當年北京學生有訴求,國家應該多聽和商討,直言「不是駛部坦克車入去,(駛入去)是很不妥的,為甚麼可以用如此重武力對付你年青的人民?這是不可為的。」

 

1989年以來,中央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僅由「反革命事件」降溫至「風波」,平反迄今一直是禁忌中的重中之重,胡官的看法做法深深觸犯了中央的逆鱗。

 

談及佔中,胡官說青年人當然較激進,自己若年輕50歲,都會參與佔中,因為在同輩壓力下不參與很沒面子,「青年人不會想到法律的角度」。他並形容佔領區「好玩」,有帳篷、免費飯盒和有人教學生做功課,佔領者之間又可徹夜長談,「還有甚麼地方更好呢?」

 

胡官的說法兩邊不討好。對非建制派來說,佔中是一件很嚴肅的改革運動,參加者絕非為了「好玩、免費飯盒、有人教學生做功課和可(與戰友)徹夜長談」;對中央和建制派來說,佔中是一個反政府反中的騷亂,参加者應受懲處!你胡官說年輕50歲,就會參與,豈不是你也有騷亂DNA

 

政改方面,胡國興提出把現有的選舉委員會當作提名委員會,把約25萬名選民增至100萬,以後每屆逐次增至300多萬。這樣的提名委員會如果成事,最終一定會廢了人大8.31決定的武功。

 

在中央眼中,胡官愛港不愛國,絕對不能信任及接受。

 

林鄭及葉劉,雖為女流,平素倒顯得更硬朗、強悍,國港之間,忠於前者明顯佔壓倒性比例。在這個條件上,林鄭又優於葉劉。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