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427)

與釣魚島之戰有關的舊文

(原文發表於20121010)

 

讀者甲君大概看了拙作《釣魚島之戰中短期打不起來》後,不經意看到我那篇《不戰而屈人之兵,說易行難》的舊文,他有感而云言:

 

『偶然遇上《不戰而屈人之兵,說易行難》這篇好文章,何不重載一次,公諸同好?

 

中日釣魚台關係惡劣,我國國民及不少香港人,以共產黨不開戰為由強烈不滿,還想把我國推往戰爭與日本打一場硬仗。

 

但中國人為何不慶幸,我國共產黨有伐謀和伐交的傑出人物,如果共產黨只剩下一班只懂伐兵的廢材將領,中國將又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成員國」了。』

 

《不戰而屈人之兵,說易行難》是否一篇好文章,我不敢說,廣大讀者自有公論,但此文可以部份解釋中央領導人四十多年來為何對在釣魚島領土主權上咄咄逼人的日本忍辱負重,倒是不爭的事實。我深感甲君的請求有理,乃重載上述文章,希望祇喜閱讀我新文章的讀者朋友原諒為感。

 

不戰而屈人之兵,說易行難

(原文發表於200786)

 

施永青先生在《知難而進不符合天道》將孫子名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及「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理解為孫子的知難而退或捨難取易。施先生對孫子兵法的看法,流於片面表面。

 

孫子在《謀攻篇》說: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孫子明確指出,百戰百勝,不算是好中最好的,不戰而使敵人降服,才算是好中最好,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謀略戰勝敵人,其次是通過外交手段戰勝敵人,再次是使用武力戰勝敵人,最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逼不得已而採取的辦法。

 

孫子認為,經過浴血苦戰,打敗敵軍,「非善之善者」,應該把政治鬥爭、外交鬥爭和軍事鬥爭全面結合起來,以軍事力量為基礎,用謀略使敵國或敵軍全面降服,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所說的「伐謀」、「伐交」和「伐兵、攻城」三樣東西是互相聯繫而不是彼此孤立的。「伐謀」、「伐交」是政治及外交手段,「伐兵、攻城」是軍事手段,孫子並不認為最好的用兵方法僅是「伐謀」、「伐交」,而將「伐兵、攻城」等軍事手段排除於外,相反地,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後盾。

 

沒有「伐謀」、「伐交」本領的將軍,恐怕祇能血流成河地「伐兵、攻城」。沒有堅實強大的軍事、經濟(物質)力量,祇憑政治及外交手段去實現軍事目的,成功機會微乎其微。政治及外交手段有賴將帥的聰明才智,「伐兵、攻城」有賴國家的軍事、經濟實力,具備這些力量並將這幾股力量完美地結合起來,交相為用,施諸於弱勢敵人,才有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再者,還得看敵方將帥是否理性,碰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對手,具備上述力量仍可能泡湯。在現實上,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十分難,難在所需條件,缺一不可!這就解釋了為甚麼在古今中外歷史上,伐兵攻城者眾,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寡。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孫子說:「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意思就是說,善於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勝的條件下戰勝敵人的。

 

在容易取勝的條件下,當然容易戰勝敵人,但這樣的取勝,能說是善於打仗嗎?孫子所言,其實另有深意,他真正想說的是,善於打仗的人,不打無把握之仗,每仗都會在容易取勝的條件下才打的,沒有這個條件,就去創造它,而「善戰者」就有創造這個條件的能耐,一舉擊破敵人。

 

我強敵弱,勝之何難,勝之又豈可自詡善戰;敵強我弱,能大破之,才真正算善戰。要戰勝絕對優勢敵人的進攻,必須巧妙地依靠在戰略退卻中所創造的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若干條件,使敵我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形成我強敵弱。換言之,是創造了容易取勝的條件,戰勝敵人自易。

 

古往今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成功案例並不常見,非名將不辦。退兵講究紀律、隊型和秩序,一般庸將由於不擅操控軍隊,一退就兵敗如山倒,遑論再改變敵我力量對比,創造容易取勝的條件了。面對絕對優勢敵人,要創造容易致勝的條件,絕對是高難度的事情,能做到的,真不愧為「善戰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