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信任度全球最低,香港投資顧問要找洞藏

 CFA協會近日發表「新一代投資者信任度:全球投資者信任狀況意見調查」。調查發現,只有7%的本港個人投資者認為其所選用的投資顧問能經常以客戶利益為先,為全球所有12個受訪巿場中最低,亞太區及全球投資者則分別為30%35%;僅約三分一的本港個人投資者完全信任金融服務業。調查結果低於亞太區及全球的水平。 

CFA協會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連伯樂 (Nick Pol­lard) 接受媒體訪問時認為,調查結果顯示本地投資者亦為業界響起警號 (Wake-up call),提醒業界有需要加強投資者的信任度。連伯樂表示,業界若要重新贏得本港投資者的信任,應從最根本的工作着手,包括要以客戶利益優先,維持高水平的道德操守,以及聘用具能力的人才;增加收費透明度也有助投資者更信任投資顧問。 

對於只有7%的本地投資者認為投資顧問會以客戶利益為先,遠低於全球水平。連伯樂認為,本地投資者有此看法,或與本港的投資顧問收費情況有關,客戶未能如歐美國家般清晰了解收費內容;部分本地投資者對投資回報預期較高,投資時期較短,或導致投資顧問未必能體現自身價值。 

連伯樂認為調查結果顯示本港投資者對投資顧問的專業才能、收費透明度、是否能以客戶利益優先三方面,均有所關注。連伯樂說得委婉,「有所關注」其實是說「有強烈不滿」。「收費透明度」是「客戶利益」的一部份,兩者是二合為一。連伯樂說「三方面」,而我比較喜歡用「專業才能和專操守」這兩種簡明的標準。 

投資顧問自言做的是財富管理工作,財富管理最基本的兩個要求是:首先為客戶的投資保本;進而為客戶增加財富,增加得愈多愈稱職。能做到,才可服務費 (佣金收之無愧。 

不能以客戶利益為優先,那麽以誰的利益優先?連伯樂沒有明言,但稍為用腦想一下,就不難知道,是以投資顧問自己及他的上司以至公司的利益為優先! 

畢菲特曾批評這些投資顧問,認為他們本質上都是促銷人員,整天都叫你買這個賣那個,但在具體的財經地政分析上、毫無真知圴見,較普通人還不如。他們的投資表現,往往遜於大巿,投資靠他們,不如靠自已! 

為什麼整天都叫你買這個買那個?因為多交易才會多佣金收入;每個金融產品莊家所提供的佣金 (投資顧問及其上司、公司的報酬各有不同,叫你買的,許多時候是因為佣金特別高,叫你賣的可能因為有熟客要,而巿場缺貨或叫你賣出後,你有新的購買力,他們會叫你買新的金融產品,又賺多一筆佣金;收費不透明,這樣才容易上下其手,掩盡超高收費的面目。口頭上是以客戶利益為尊,其實是以自己個人、上司及其公司的利益為依歸,這是損客戶的利益以自肥,這種心態和手法,是哪門子的專業操守呀! 

將精神放在急功近利的促銷工作,不肯稍事投資的鑽研 (例如對各種投資工具的深耕細作),他們對具體財經地政的分析,又怎會具備真知灼見? 

就這樣香港大部份的投資顧問在專業才能和專業操守都全告失守。 

連伯樂提醒財富管理從業員要從速重新贏得本港投資者的信任。他的動機良好,但他所開出的來的藥方恐怕不大管用。投資顧問的雙失,是一個結構性問題,要提升專業才能易,要保持良好的專業操守難!投資顧問要賺快錢,他的上司要賺快錢,他們的公司更要賺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