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屋政策的影響力被嚴重低估(2)

將修改資助出售房屋的定價政策及改變公營與私人住宅用地比例合起來一併看,影響極其深遠和巨大:

1. 部份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拒中、反中、反建制,形成近三、四年的港獨及本土主義,表面上是政治問題,骨子裏是經濟問題。不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難於上位及難於上樓造成年輕一代的逆反。有了上述兩個新房策,置業有望,可分享部份經濟發展成果及減輕貧富懸殊,年輕一代的逆反將大減,有利特區政府的管治;

2. 將過去三、四十年「行之有效」的資助出售房屋的定價機制,由「市價掛鉤」改為「市民月收入掛鉤」,本質上令該等房屋的樓價永遠在有關市民的購買力之內,不用擔心樓價離譜偏高。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極度有利弱勢社羣的大德政;

3. 改撥私營房屋用地以發展公營房屋,以及見縫插針地利用多塊開拓的小片土地來建造公營房屋,無可避免地令公屋、居屋、私人屋苑及豪宅混在一起,最終拉低後兩者的價格;

4. 資助出售房屋定價由「市價掛鉤」變成「市民月收入掛鉤」,意味著它們的價格會變得便宜及穩定;公營與私人用地比例走向七三比、八二比,那意味著發展商可用武之地會日形縮小,由目前的40%減至30%,甚至20%,不言而喻,勢力大減,可否繼續成為地產霸權,不無疑問;

5. 上述第4點如果落實,將實際上廢除本港四、五十年「行之有效」的高地價政策,走類似(其實十分類似)新加坡房屋發展之路。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