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美國軟肋 不宜用來制敵

美國威脅要用金融手段來制約中國,包括撤回給香港的特殊待遇,令香港沒法繼續扮演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要中國沒法再利用香港去補內地體制的某些不足。
 
香港的反對派形容這招的威力大過原子彈,美國一出招,中國就只好跪低,甚麼條件都會接受。然而,至今為止,美國只是口頭上說要出招,但實際上卻未見有具體行動。那美國為甚麼有威力這麼大的武器亦不拿來用呢?原因是金融既是美國強項,亦是美國的軟肋,輕率拿來制敵,弄不好,反而變成害人終害己。
 
自金融海嘯以來,美國早已透支自己在金融市場的壟斷紅利。為了收拾次按爆破的爛攤子,美聯儲局大幅增加QE的規模,發鈔量與美國的經濟增長完全脫節。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的債務亦上升至超越自己的還款能力。這種情況殊不健康,只是市場沿著習以為常的軌迹運行,矛盾未有完全暴露罷了。但如果美國為了制裁中國而令金融市場出現較大的動盪,之前被掩蓋的矛盾就會暴露出來,泡沫就可能會爆破。美國打金融戰,隨時可引發骨牌效應,變成引火自焚。
 
長期以來,美國都有利用自己在金融市場的壟斷地位,以鄰為壑,吞佔其他國家的利益。以08年的次按危機為例,美國就透過證券化,把美國的大量劣質債務,出售給全球的大小投資者,受害的包括牛頭角順嫂與冰島漁夫,全球的銀行也幾乎無一不受牽連,有些至今仍未度過難關。美國人能過相對優質的生活,有錢買樓、買車,全靠美國的金融業面向全世界的圈錢能力。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美國失控後,美國的經濟處於半停頓狀態,大量企業與個人都需要政府施以援手,需要的資金數以萬億美元計。美國政府手上並沒有盈餘,唯有靠大量舉債。為了避免搶高息率,損害經濟,唯有靠聯儲QE,增加買債的需求,以壓低息率。
 
聯儲局用來買債的錢何來?肯印就有,而且可以無限量地印。聯儲局印出來的不是陰司紙,而是全球通用的美元。在疫症期間,美國的經濟並沒有製造出太多的新財富,卻增發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結果是全球美元的購買力都會被攤薄,全球持美元的人其利益都會受損。
 
要扭轉這種不合理情況的唯一方法,是美國人今後省吃儉用,努力生產去還債,令聯儲局可以由QE轉為QS(Quantitative Shrinking),把之前買回來的債賣回給市場,把之前放給市場的錢收回來註銷。但美國根本沒有這種能力,亦不打算這樣做。之前聯儲局就試過QS,但不成功,唯有重回發更多的新債去還舊債的老路。這條不歸路,羅馬帝國曾經走過。其結果,美國的有識之士怎會不知道,只是積重已難返,他們也沒奈何。他們能夠做的,是阻止特朗普「rock the boat」。
(轉載自am730C觀點2020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