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辣招是否需要解除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過去半年,受中美貿易戰持續及社會運動相繼不斷夾擊下,香港經濟滿佈陰霾,第四季經濟表現堪虞,政府除了推出紓困措施幫補企業的電費、水費及排污費等外,亦應考慮全面檢討樓市辣招,令市場走出困局。

市況驟變時有發生,但市場亦會自動作出調節。在未有樓市辣招之前,樓價於不同時段都有調整,如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當年樓價累積下跌15%,還有97年金融風暴,樓價累積跌幅多達65%。筆者經常在文章中道出,參與房地產買賣的炒家,可以將樓價推高,亦有機會將樓價拖低。

回顧97年香港回歸那年適值遇上金融風暴,樓價出現大跌,至03年中後,政府為了挽救經濟及樓市,配合內地實施了自由行計劃。其後中國經濟起飛,富起來的內地人喜歡來港置業,短短幾年間便將樓價推高。有見及此,政府在十年前相繼推出多款辣招以壓抑樓價,包括有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等;不過辣招推出後,樓價年年升多跌少,難以回調。

以工商舖項目為例,早前因為價格急升,政府引入如雙倍印花稅等辣招,以增加成本,壓抑其價格上升。不過,今天工商舖在外憂內患下受到嚴重衝擊,交投及價格急跌,似乎值得檢討相關辣招的存在作用。

樓市辣招已推出十年,應該是時候檢討更新,有些可能需要保留,但有些應已過時。今時今日,政府已將私樓及公營房屋分開處理,私宅是否應該減少限制,令其可因應市況變化而作出自然調節?

【刊於2019年12月10日 SQUAREFOOT.COM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