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讓樓價自然調節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以往樓市買賣限制沒有今天的多,市場上亦有一定數量的炒家及投資者,令市場交投更為頻繁及更顯生氣,亦周時會因應利好或利淡消息而出現一窩蜂入市或沽貨的景象,樓價亦會因而作出自然調節。

過度干預 市場失調節能力
不過,自從2010 年政府當局不斷引入樓市辣招及收緊按揭後,炒家已絕迹市場,而投資者則由短線變為長線投資,多年累積下來,入市者以用家為主,投資者則愈來愈有實力,成為市場上兩大主要客源,因此樓市在有能力入市者的支持下,按年均維持穩步上升,鮮有回調的情况,在辣招扭曲下,樓價似乎已失去自動調節的能力。

樓市經過1997 年的過度借貸入市而最終出現爆煲後,一直跌至2003 年SARS的出現,其後在最惡劣的環境變化下反彈,樓價由低位重拾升軌,直至2007 年期間,已收復大部分的失地。及至2008年再遇上金融海嘯,樓價才由高位稍為回落。2009 年開始至今,樓價基本上都是有升無跌,買家及投資者持貨能力更加強勁。二手市場的業主在沒有壓力之下,議價空間自然收窄,樓價亦難以出現骨牌式下挫的情况。

近日樓價升勢轉慢,甚至有可能出現轉勢,但只要大家觀察市場反應,稍有投資者願意出貨,價錢輕微略減,已即時可被買家消化。同樣道理,一手市場只要發展商定價合理甚或略低,亦容易被強勁的購買力一掃而空。綜合而言,原本健康的自由市場,樓價應該是可以自動調節的,惟在辣招扭曲之下,樓價反而變得有升無跌,市民便更難等得到入市的機會。

【刊於2018年9月17日 明報MONEY MONDAY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