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學生也去輪候公屋

特首林鄭月娥在談及她的房屋政策時表示,當政府可以提供足夠的綠置居,讓現時住在公屋及在輪候公屋中的有意及有條件的家庭自行置業後,出租公屋的單位可能只需80萬個已夠。
 
這個預測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原因是這些人沒有把綠置居的替代作用也計算進去。此外,這些人亦沒有考慮到,現時的公屋資源尚未被充分利用,存在着一定的浪費。再者,現時約28萬個輪候住戶中,應有不少已不符合申請資格。那些讀大學的時候已開始申請,出社會工作兩三年後,收入可能已經超標。
 
不過,由於現時可以供應的綠置居實在有限,而政府過往在善用公屋資源的效率上又乏善足陳,難怪有這麼多人認為「建80萬個出租公屋單位已夠」的說法不切實際。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反對,政府有意在將來把公屋資源用得更加有效。
 
我覺得有一點值得社會關注的是,近年有愈來愈多的大學生,在求學時期已開始申請公屋。這不但涉及房屋政策問題,當中還涉及教育問題。
 
我直接問過一個正在輪候公屋的大學生,他的解釋很簡單,現時的樓價這麼貴,在可見的將來,我都會買不起樓。況且,現時樓價還在上升,且升速比一般的工資升速要快得多。再者,租私人樓宇的租金遠比公屋的租金貴,且居住環境亦很多都不如公屋。
 
現時,公屋單位的平均每戶租金,每月只需1,880元,在私人市場租個劏房也不夠。如果能入住公屋,即使是一人戶,也可以獲分配一個近200方呎的單位;在私人市場,一個獨立單位,起碼要租六七千元,兩者差異這麼大,從實際的利益角度出發,大學生申請公屋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我還見過有人申請公屋,目的是為了可以優先買居屋。原因是現時房委會在賣居屋時,會有較大的配額供用綠表申請的公屋住戶抽籤,命中率比住在私人樓宇用白表申請的人高。林鄭搞綠置居優待公屋住戶,在某個程度上,亦會吸引更多的人輪候公屋。這只會令有急切需要的人的機會被分薄。
 
據社聯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現時在香港生活得最苦的,是那批未有機會入住公屋,而要在私人市場捱貴租的人。他們把近半的收入用在租金上,以致連食物方面的開支也得壓縮,生活比住在公屋的人還要艱苦。此之所以,我認為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加建公屋,讓這批人可以及早受惠,而不是把資源放在綠置居,去吸引富戶置業。這樣只會延誤有迫切需要的人的「上樓」時間。
 
此外,我亦不認同鼓勵大學生也去申請公屋的言論。大學生雖然也有自己的權利,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讓有更迫切的人優先。香港現時只有20%的學生有機會讀大學。大學畢業後,在社會上找到一份收入較高的工作的機會應比其他人高。沒有理由去與處境更困難的人去爭奪公屋資源。作為一個大學生,應該有自信,將來可以幹一番事業。而不是在求學時期已看扁自己,一早放棄與「黃鵠比翼」,而走去「雞鶩爭食」。真是嗚呼哀哉!
(轉載自am730C觀點2017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