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體靠宿主供養

地產代理行業的確存在著消費者訊息不足的狀態,令內地的互聯網企業以為有機可乘,大舉入侵這個行業,企圖以增加訊息透明度的方式,顛覆傳統的經營者。
 
如果他們真是在這方面下功夫,的確可以促進行業的進步。可惜,他們急功近利,等不及他們的新模式展現優勢,就轉用以本傷人的方式打消耗戰,企圖在短時間內消滅對手,壟斷市場。
 
他們靠降低收費去爭奪客戶,有些甚至願意倒貼客戶,但求第一時間切入市場。可惜,他們負責實務的線下人員欠成熟,一下子沒法應付搶回來的生意,所以只好高薪向行家挖角。
 
現時,他們願意付出的工資,常高達行家的兩三倍,希望藉著挖角,把行家長年積累得來的經驗與知識,連人一起帶過來,令他們可節省很多時間。
 
由於他們可以借互聯網概念輕易在市場集資,而傳統的地產代理卻只能一筆一筆的生意去積累,沒法跟互聯網企業鬥「燒錢」,所以很難在爭奪人才上作出有力的回擊。
 
傳統的地產代理通常在向員工提供基本工資的同時,會要求員工每月都得完成一定的業績配額。但互聯網企業卻以無責任底薪作招徠,完全違背售銷行業的一貫做法,以凸顯自己的顛覆能力。然而,這種報酬方式真的有持續能力嗎?
 
現時,互聯網企業的業績好像增長得很快,很多時都得靠借助(實質上已接近偷取)傳統經營者的積累。除了靠挖角去換取經驗知識外,還藉著高比例的佣金提成,引誘傳統行家的員工飛單,把交易轉到互聯網公司名下去。
 
由於內地沒有ICAC,一些沒有操守的員工,在不虞遭刑事檢控的環境下,一方面留在傳統公司任職,以利用傳統公司的平台,包括品牌、客路與數據庫;但一有快可成交的買賣,就拿去高提成的互聯網公司開單。有些人更是結黨成幫,同時在多間公司任職,在傳統公司竊取盤口、客源,成交時卻拿去互聯網公司開單。
 
對這樣的行為,互聯網公司不但沒有制止,而且還公然鼓勵。他們不斷宣傳,在他們那裏開單,能分到的提成比傳統公司多幾多,以爭取行家的員工飛單。
 
此外,他們還鼓勵買賣雙方,在利用了經紀的服務後,撇掉經紀,手牽手地去他們那裏辦成交手續,他們不收佣金,只收小量手續費。他們這樣做,目的在取得客戶資料,將來還有很多後續生意可以做。他們現在急於要做的是增加市場佔有率。
 
從他們這些營運手法來分析,這些互聯網公司根本沒有獨立生存能力,他們只是傳統公司的寄生體。很難叫人相信,這樣的營運模式會成為市場的主導模式。這樣的新經濟能為中國帶來新希望嗎?
(轉載自2015年6月4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