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靠貼士 要靠基本功

為了讓年輕人認識理財,連寫了多篇有關理財的基本知識。有讀者感到不耐煩,覺得講得太多無謂,最好給他一個號碼—上市公司在聯交所的編號,讓他知道下一階段哪隻股票會升得多就是了。
 
我知道持這種心態的投資者很多,但這種心態不正確,遲早把你害到損失慘重,非改不可。
 
我在一些投資講座上,亦見過聽眾要求講者,提供幾個號碼,有些講者亦會投其所好;有些講者更一早準備好,用投影機把自己的選擇列出來,與會者很多都如獲至寶,立即用筆記下來。
 
我心想,與會者原先根本不認識講者,講者又能告訴他現在該買哪隻股票,沒有機會告訴他何時要把這隻股票賣掉。有買有賣才可以賺錢,好股票錯過了賣出的機會,也可能帶來損失。
 
有讀者可能認為,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只要問號碼的時候,順便問清楚,升到甚麼價位就要賣出,跌到甚麼價位就要止蝕,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其實,對將來誰也說不準,如果明天突然發生了一些講者原先沒有意料到的重大事件,講者可能自己也得修正自己的想法。這時,他已沒有機會逐個通知與會者。
 
從講者同時提供止蝕位的做法來看,那就知道講者自己也不敢確定,他提供的貼士只會升不會跌,否則何需準備止蝕離場。
 
此之所以,投資者不可能靠貼士,尤其是在傳媒上公開的貼士。如果這樣買股票也可以成功,世上豈不是人人都可以發達?在現實世界,發達往往只是少數;他們靠眼光「獨」到,還要敢於反潮流;跟着羊群一起跑,遲早有一次會跑往屠場。
 
因此,做投資的時間最忌是不明所以地跟隨大流走。這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聽取別人的意見;但我們在聽意見的時候,不應只聽結論,還應該看看別人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那就要看別人是怎樣立論,用的是甚麼方法,有沒有確實的憑據,其分析判斷的過程中有沒有出了甚麼差錯等。
 
我年輕的時候就是抱著這樣的態度來看待投資的。為了了解投資市場的趨勢。我就得了解經濟發展的趨勢,不但要了解本地的,還得了解世界的。經濟離不開政治,那就得把政治也視作研究的對象。但是光了解客觀環境還不夠,還要了解人們的心理反應與行為習慣。慢慢地你會發現你需要知道的只是會愈來愈多,原來投資界早已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投資技巧,有用基本分析的,也有用技術推算的;有以Top down的方式研究宏觀大勢的,亦有用Bottom up的方式研究個別公司的;有做對沖的,也有偏重單邊的;有依賴電腦程式的,亦有觀察事件影響的。總之,學然後知不足。
 
用這樣的態度來投資,即使在金錢上沒有收穫,在知識上也會有大量的得益。這樣,基本功就會愈練愈好,將來出擊時,命中率才能提高。
(轉載自2015年5月27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