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場結業看白色恐怖

《主場新聞》突然宣告結業,這似乎是蔡東豪一個人的決定,因為事前在《主場新聞》工作的人,包括高層都毫不知情。即使蔡東豪自己,不久前還在公開場合,非常欣慰地告訴大家,《主場新聞》的廣告收入正在增加。所以大家對《主場新聞》的突然結業,事前都沒有心理準備。
 
按蔡東豪事後的解釋,他是經不起白色恐怖的壓力,才選擇結業的。他說,他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返內地公幹,每次過境都會提心吊膽。他連回家吃飯也不想開電視,怕跟家人討論社會話題,令家人為他憂慮。
 
我相信蔡東豪的家人為他憂慮是真的。我的家人亦因我經常在本欄議論時事而感到憂慮。香港的政治鬥爭複雜,並有各走極端的趨勢,而政治鬥爭素來都是殘酷的,人類至今未改訴諸暴力的劣根性。即使在美國,歷任總統遭遇暗殺的比例都很高。此之所以,以一己之見去參與眾人之事的人,都會感到自己的主張不一定為某些人所接受,因而產生憂慮,甚至感到恐懼。在社會出現分歧的時候,這種感覺就尤其強烈。
 
然而,有人有這種擔憂,並不等同社會有白色恐怖,因為大多數普通人不容易感覺得到。以北上過關為例,以前要逐個搜查,詳細盤問,提心吊膽的人很多,現在該不會有太多人會像蔡東豪一樣恐懼吧?至於平時在香港生活,普通人只會在傳媒上聽過白色恐怖,不容易親身接觸得到。昨天我搭的士的時候,司機就盡情臭罵梁振英,一點也沒有恐懼。
 
香港是全球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斯諾登甚至說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城市。斯諾登的話或許有政治考慮,不可當真。但有法國朋友告訴我,近年來港生活的法國人不斷增加,現時是歷史上居港法人最多的時間。法國人熱愛自由,該不會選擇去白色恐怖的地方生活吧!
 
當然,普通人感覺不到白色恐怖,不等於立志要推翻建制的人感覺不到。任何一套制度,都會有既得利益者,有人想推倒重來,另訂新的遊戲規則,既得利益者就會反動。反動的力量有多大,視乎建制被推翻的風險有多高。蔣介石與皮諾切特之所以會出動白色恐怖,是因為用正常手段已沒法把控局面。
 
佔中運動會不會令建制派擔心局面無法把控,而非出動白色恐怖不可呢?我看還未發展至此地步,起碼股票市場上的聰明錢(Smart money)未這樣看。香港有解放軍駐守,北京大權在握。中共對劉曉波這類破壞力這麼大的異見分子,亦不過是判以有期徒刑,應該未至於出動暗殺手段,以消滅肉體的方式去阻止異見人士發聲。香港的反建制派亦是基於這種評估,才敢得寸進尺的。以反建制派現時的言論來看,他們似乎並不覺得有白色恐怖存在。人不可能昨天還甚麽都不怕,今天竟怕得動也不敢動。此之所以,我認為《主場新聞》結業應該另有原因。 
(轉載自2014年7月3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