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內旅客數量適當設限為當務之急

旅遊業有助提升本地經濟活力,世界各國各地都千方百計吸引更多的外地遊客,香港急遽增加的國內旅客,別的地方羨慕得緊,我們可千萬別把具有巨大經濟效益、蜂擁而至的國內旅客趕掉。趕掉不僅損害香港的經濟利益,還破壞中港關係,這是香港承擔不起的代價,中央亦不會答應;另一方面,不少內地客來港搶奶粉、爭福利、佔產科床位和逼爆商場,把香港弄得面目全非,導致中港矛盾,如何減少至消除這個矛盾極需特區政府開動腦筋。

 

解決的方向,不外想方設法盡快改善及增加本港的各種配套設施,以便增強對增加速度和數量特快特大的國內旅客的承接能力及想辦法在中央認同和不大損害香港經濟利益、中港關係的情況下,減少來港的國內旅客數量兩途。

 

如何增強對國內旅客的承接力,留待高明。如何在上述條件下減少來港的國內旅客數量,個人倒有小小意見。

 

旅發局《訪港旅客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於2013年來港的4,070萬國內旅客中,非過夜的,佔了2,370萬人 (58.2%);手上沒有2013年國內旅客來港消費的數據,但根據旅發局2012年的《訪港旅客分析報告》數據,該年過夜的國內旅客人均消費為8,565(港幣,下同),非過夜的為2,489元。假設2013年人均消費與2012年大抵相若,則國內過夜旅客的消費為1,456億元,不過夜旅客的消費為590億元(佔國內旅客總消費的28.8%)

 

不過夜的國內旅客2,370萬人佔國內旅客58.2%,但消費僅佔28.8%,拒絕這類旅客入港符合較易取得中央同意和不大損害本港經濟利益、中港關係的原則。

 

香港特區政目前已取得中央同意暫不增加「個人遊」來港的試點城市,以及暫不擴大「一簽多行」措施的試點範圍。「一簽多行」措施是不過夜旅客不斷大幅度增加,從而使國內旅客數量大幅增加的原因。利用及受大惠於「一簽多行」措施絕大部份是水貨客,估計佔90%以上,取消「一簽多行」,改為「一簽一行」相信會令水貨客極大幅度減少,最終很可能使整體不過夜旅客減至20%,亦即由2,370萬減少至474萬。在2013年初苟能推行這樣的措施,來港的國內旅行就不是4,070萬,而是2,174萬。

 

撤消「一簽多行」是較快收效、利多弊少的減輕香港承受力、減少中港矛盾和減少甚至消除損害香港經濟的方法,要求中央進一步批准撤消「一簽多行」措施,未必不獲認同,大可一試。

 

某些政黨建議,政府可向陸路入境的非本港居民收取入境稅,特首梁振英回應說,建議不可行,因為每日有大量港人從陸路到內地,內地沒向他們徵稅,故不能抱單邊想法。梁振英所言有理,若想依靠此法去減少國內旅客來港,收效甚微,甚至可能招致國內的報復措施,基本上不可行;某些知名人士則建議徵收邊境建設稅,與收取入境稅道理相同,亦不可行。若收費金額小,例如二、三十元,則更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