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入外勞 港人得付代價

一談起輸入外勞的問題,勞工界的議員很快就會得出簡單的結論,就是必須旗幟鮮明地加以反對,非此不足以維護本地工人的利益。
 
其實,這種直覺的反應並不正確。香港並非沒有輸入外勞,而且輸入量十分大,接近三十萬,佔勞動人口逾7%。不見得對香港的就業問題帶來任何負面影響。相反,若是不准輸入外傭,很多女性可能被迫放棄工作,回家當家庭主婦。(我並非歧視女性,這只是一種客觀評估。) 香港家庭的平均入息會因而下降,生活會比現時更為艱難。由此可見,輸入外勞並不一定對香港人沒有好處,問題只在於輸入哪一類工種。
 
香港現時的失業率只有3.2%,幾近全民就業,有部分工種已出現勞工嚴重短缺的問題。如果不借助外勞,勢將拖累香港的經濟增長,在競爭能力上輸蝕給鄰近的其他城市,最終沒法吸引到足夠的資金、人才與技術; 屆時想招募外勞,也沒有能力,處境更加不妙。
 
照我所接觸,現時出現勞工短缺的行業,起碼有以下幾種: (i) 建築、(ii)物流、(iii)護老、(iv)飲食與 (v) 醫療服務等。這些行業俗稱3D行業 (dan­ger­ous, dirty, difficult),當有其他行業可以選擇的時候,根本很難吸引新一代加入。問題已不是人手不足,而是後繼無人。
 
以建築行業為例,需要戶外工作,沒法有空調 ; 加上要用體力,相對辛苦 ; 而且常有意外,會有危險,很難吸引新人加入。單是沒有空調,很多新一代已吃不消;工資再高,他們也不會考慮。
 
又以長者護理為例,需要處理他人的糞便與分泌物,非常厭惡; 而且亦要動用體力,搬上扶落,辛苦兼容易受傷。老人家還會諸多埋怨、無理取鬧,窮於應付。 有些人對自己家裡的老人家也不願照顧,怎肯照顧非親非故的老人家?  
 
然而,這兩類工作都是一個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工作。難道香港以後可以不再建設? 難道香港可以不再照顧老人家?既然這些工作非要有人來做不可,而香港人自己又不肯做,那除了輸入外勞外,還有甚麼更好的解決方法?
 
新加坡輸入的外勞總數多達88萬,佔勞動人口的28%,並沒有導致新加坡的人大量失業。現實是新加坡的失業率只有1.8%,比香港還要低。新加坡人把一些3D的工作交由外勞去負責之後,新加坡人自己反可以選擇去做一些增值能力更高的工作。所以,近年新加坡無論在經濟增長的速度上與人民的人均收入上,都超越了香港。
 
勞工界的議員,在立法會的比重其實不高;他們反對輸入外勞,人們還可以理解; 但一些非勞工界的議員,亦一樣反對輸入外勞,實在難以令人明白。把輸入外勞視作為一種政治禁忌,提出也被視為政治不正確,對解決香港的勞動力不足問題沒有好處。 
(轉載自2013年12月17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