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少人肯接受香港傳媒訪問

朋友茶敘,談起李嘉誠先生日前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訪問。有人說,李嘉誠不接受香港報紙的訪問,卻接受內地報紙的訪問,是有話要說給北京領導人聽。我覺得這種推論很難成立。
 
過去,北京領導人南巡,很多時會單獨會見李嘉誠,反映他們之間早有聯繫。李先生有話要告訴北京領導人,大可以直接講,不用間接經傳媒去講,萬一傳媒轉述得不清楚,弄成誤會,那就更不值得。
 
以李先生今日的地位,即使是外國政治領袖,都會十分重視。如果他談及別國的投資,不管在那張報紙發表,別國的領導人都有機會看得到。因為他不會只投幾十萬,而是一投就幾十億,甚至是幾百億。因此,如果李嘉誠真的想用間接的方法向北京領導人提些意見,不管是在香港的傳媒發表,還是在內地的傳媒發表,北京的領導人一樣有機會看得到。可見李先生不揀香港的傳媒一定別有原因。
 
一談起香港的傳媒,席間「媽」聲四起。大家的結論是以後千萬不可以接受香港某些傳媒的訪問,因為你會後悔莫及,你會發現你只是被利用來借題發揮,他們是想講他們的意見,而不是轉述你的意見。有時,他們甚至會為了攻擊你,挖苦你,才來訪問你。
 
他們會用一個假設的問題去陷你於不義。有女藝人曾被問及,如果她男友與某女星的戀情屬實,她會怎樣做。她說她會與他分手。結果,第二天的報紙都大字標題說她要與男友分手,完全沒有提及假設性的前提,只在內文略有解釋。結果沒有看內文的人都以為她已決定與男朋友分手。
 
曾有學者接受某自以為高檔的傳媒訪問,誰知出來的不只是當時對談的內容,還包括很多記者個人對他以前某些報道的觀感。他不明白,記者如果想寫這些事,為何當時不問他?讓他可以直接回應,而是要讀者單看記者對他的個人意見。記者不欣賞他,大可以自己寫文章去批評他。沒有理由假惺惺說要訪問他。結果他的對答大部分沒有刊登,記者只是斷章取義地挖苦他,講的大部分都是記者的意見。這怎算是訪問?
 
相信類似的經驗不只一個人有過,這是很多人都不敢接受傳媒訪問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嘉誠先生寧願接受內地傳媒訪問,也不接受本地傳媒訪問,可能亦與此有關。
 
香港的一些傳媒,自恃有支筆在手,喜歡怎樣寫就怎樣寫,完全不理受傷害者的感受;別人作點批評,就反指控別人想干預新聞自由;他們可真的以為自己是無冕皇帝,不用受監管嗎?他們將自作自受,因為這必然會導致愈來愈少人肯接受傳媒訪問,傳媒的內容會愈來愈單薄,公信力會愈來愈少,最終會自絕於受眾。 
(轉載自2013年12月12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