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產要素到企業成長

昨天,我試圖以「無為而治」與「自組織」理論去解釋過去35年中原地產的發展,自覺講得有點虛,不但一般讀者會難以理解,連中原自己的管理人員可能亦不甚了了。「無為而治」的最大好處,是不用成員了解這種理念,也一樣可以運行的。不過,他們會期望我可以有些較為實際的東西告訴他們,好讓他們在工作時,容易有所依歸。
 
企業的出現,是因為它的存在會更有利於生產(包括商品與服務)。因此,經濟學上所說的生產要素,其實也可視作是企業成長的要素。我在營運中原的時候,亦不時會用這些生產要素去檢視自己的生意。
 
有關生產要素的經濟理論很多,這裡我不細談了,我把它簡化為六點:(i)人力、(ii)土地、(iii)資本、(iv)技術、(v)訊息,以及(vi)企業家整合前五點的能力。
 
在這六點中,「人力」與「土地」是最原始的,亦是最根本的。其他都可以由這兩點衍生出來。
 
在原始時代,人類靠採摘與狩獵維生;基本上就是靠「人力」從「土地」上獲取大自然提供的食物。在那個年代,霸佔「土地」與控制「人力」,是最關鍵的生產要素。我在營運中原時,首重如何可以匯聚多些人在中原旗下工作,其次就是覓得好舖位,在關鍵的位置上發揮作用。這兩個側重點應該沒有選錯。
 
人類能夠從採摘與狩獵的生活方式,發展至有自己的農業與畜牧業,主要是靠「技術」的進步。種植「技術」的掌握,使人可以大規模地、集中地,種一些對人有用的植物,不用因應時節四處去尋覓了。而狩獵「技術」的提升,令獵獲有機會可以把部分畜養起來,才發展成畜牧業。「技術」的發展,令人的增值能力得以提高,可以逐步減少對大自然的依賴。
 
於企業來說,能自己在本業上作出「技術」創新,當然最能突顯優勢。如中原早年設計的三方合同,就為經紀收取佣金提供了更佳的保障。此外,中原後來靠互聯網「技術」,亦為顧客提供更公開的市場資訊,加強了配對以及談判的成效。由此可見,「技術」革新對企業的成長可以起很大作用。
 
「技術」令生產力提升後,就可以有更多盈餘,就可以化成「資本」,再用資本去換取「人力」、「土地」與「技術」。因此,豐裕的資金可以令企業發展得更快。不過,中原過去甚少依重資金方面的優勢。
 
企業的生產並非供生產者自用,而是面向社會。因此,企業必須設法掌握市場「訊息」,以及競爭對手的動態,才可以部署得當,這是中原一向極重視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企業的主腦人能否把以上五點生產要素有機地整合起來。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透過中原的成長經驗,說明我在這方面的角色。 
(轉載自2013年11月19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