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靠開門還是靠關門

人類的經驗說明,開放歡迎移民的地方,不但經濟發展得快,而且文化上亦多姿多彩。
 
中國在唐代的時候,與西域交往較多。西域的一些少數民族很方便就可以遷入關內生活;西域的宗教文化,以至生活衣著,因而可以傳入長安,刺激中原文化異變。有說李白是西域人,所以他的詩風比較飄逸浪漫。唐代之所以這樣強盛,與當時的開放政策不無關係。
 
美國是現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是一個移民國家,文化多元,精英雲集,互相滲透,互相刺激,所以在科技與經濟方面都更容易有突破。
 
移民離鄉別井,沒有老本可吃,為了生存,必須發奮圖強。勇於去一個新環境生活的人,通常都敢於冒風險,創業精神會更好。我在內地的大城市都有業務,我們在招聘人手時,都喜歡聘用外地來的人,而非該城市的當地人,因為前者的工作態度遠比後者好;前者沒有回家做隱蔽青年的退路,只能破釜沉舟。
 
中國的大城市中,以深圳的發展最快,原因就是深圳主要是外來人,很少本地人,沒有地方保護主義。大家都可以擺事實,講道理,問題比較容易解決。
 
早年香港的開放政策,更令香港得益不淺。二次大戰後大量來港的新移民,為香港帶來很多資金與技術,令香港的經濟發展出現大突破──從主要靠地理位置與深水港做貿易,發展至可以靠人去增值的輕工業。沒有這種突變,香港只有少數人可以做買辦,大部分人都要做苦力。有了工業,才可以有中層管理與技術人員,才會形成中產階層,發展成今天的文明社會。
 
在那個年代,香港是來者不拒;如果要左揀右揀,就只會揀到包玉剛,揀不中李嘉誠與黎智英。當年,香港人大部分都是外來人,當然不會排外,加上當時還沒有社會福利,先來的人不愁自己的利益會被分薄。大家同住獅子山下的木屋,唯有同舟共濟。
 
新一代的香港人優越感強了,覺得自己該有更多的「entitlement」,不想讓外來者分薄。所以不單要計是否在香港出世,還要分單非、雙非,與父親全是港人,這樣發展下去,豈不是還要追查祖先血統?這種思路與新界原居民的思路只是一丘之貉。
 
現在香港人已害怕競爭,既反對外勞,亦不想有太多的外地學生;對外來投資者,無論是買樓還是開公司都有顧忌;連自由行來港消費,香港人也覺得會損害自己的權利。難怪有人主張自建城邦,不要關心外界,以免影響本地的純潔性。
 
長此下去,香港作為一個充滿動態的移民城市的優勢還保得住嗎?我們連門也不敢開,憑甚麼進步呢?難道靠文化上的近親繁殖?純潔代表封閉,代表停頓;雜亂才有活力,才會進步。香港人想選擇行哪條路?
(轉載自2013年10月1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