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投資 才有向上流動

近年,香港社會的向上流動明顯減少;年輕人雖然不難找到工作,但不容易有升職機會,看不到有美好的前程,所以有一定的怨氣,覺得社會對他們不如對他們的上一代好,因而懷念舊時代,反對現建制,令社會出現一種不安的情緒。
 
其實,相對其他發達地區而言,香港的年輕人已算幸運,因為在大部分地方,年輕人的失業率都比成年人高一倍以上,少的也有二十多個巴仙,多的可以超過五十個巴仙。他們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在街上遊蕩,聚眾搞破壞,以發洩情緒。
 
香港人的情緒雖比其他發達地區好,但其實我們有條件更好,只是我們斷錯症,試圖用不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吧了。
 
我們的意見領袖,簡單地把社會問題用階級矛盾的方式去解釋,把矛頭指向社會的富裕階層,指他們官商勾結,壟斷市場,藉着地產霸權,謀取暴利,導致普羅大眾沒有好日子過,社會上因而瀰漫着濃烈的仇商與仇富情緒。這對香港沒有好處,因為這種情緒會阻嚇富裕階層把資金投在香港,沒法為香港創造更多的向上流動機會。
 
所謂向上流動,說得白一點,就是升職加薪。如果沒有升職,工資最多是每年跟着通脹加多一點,不會比其他人多很多,不會覺得自己在向上流動。一定要升職,才能加得比別人多,才會自我感覺良好。
 
然而,如果公司不發展,沒有出現新的高層職位,要靠自己做得比上司更好去取代他,那絕不容易。上一代的人,出社會工作的時候,上司多於戰亂中成長,沒有正規學歷,新一代取而代之的機會還多一些。但今天出社會工作的人,上司的學歷已不比自己差,且工作經驗豐富,早獲老闆信任,很難取而代之,要升職談何容易。
 
其實,年輕人要升職,關鍵是社會上是否有人作新的投資。當一間公司擴大分行網絡的時候,自然會提升多幾個分行經理,當一間廠增設新生產綫的時候,自然要聘新的管工。當一個機構擴大規模的時候,自然要配備更多的專業人才,否則,任是大學培養出更多的高學歷人才,他們也只會懷才不遇。
 
可惜,近年有跡象顯示,香港的經濟雖然不斷在增長,但賺到錢的人卻沒有同步在香港增加投資,沒有為社會創造更多的高級職位,這叫青年人怎樣向上流動?
 
因此,香港應設法吸引更多的投資,而不是阻嚇投資。現時社會上有一批人,鼓吹要反對私人發展商參與新界東北發展,又要求收回領匯,收回地鐵,甚至收回電力公司,這些都是嚇怕投資者的行為。至於在爭取勞工權益時,乘機把投資者妖魔化,實是最傷感情的事。投資者即使不撤資,也會減少投資。這樣,社會又何來向上流動的機會?
(轉載自2013年8月23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