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畢業 已可自學

香港的家長,大都希望子女讀上大學,覺得只有這樣,子女才會有前途。然而,中學畢業後能夠入大學的比率只有18%,有82%的人都會被拒於門外。如果一早認定非升上大學才有前途的話,很多人還會自費去讀副學士,希望繞道上大學。結果,大部分人花了兩年時間,用了一大筆錢(有些還是借回來的),最後還是入大學無門。
 
讀完副學士出來,並無專門為這種資歷而設的職位,待遇還比不上早兩年已出來工作的中學同學。如果是貸款讀副學士的,出來工作的頭幾年還得付利息還貸款,實質上可支配的收入,遠不如一早出來工作的同學。
 
事實早已證明,讀副學士只能延後出社會工作的時間,對改善求職條件幫助不大,如果真的有意讀大學的話,應在中學階段就朝這方面努力,若是首輪文憑試失利,仍想再試多一次的話,我認為重讀中六也好過讀副學士。
 
其實,社會上大部分的初級工作,讀完中學已能應付,如果肯努力投入工作,又肯在公餘進修,一樣有晉升機會。前特首曾蔭權也只是中學畢業後就工作,在制度相對死板的公務員系統,一樣可以升至高位;在講求實效的商場,升級機會只會更多。我身邊有不少在商界做得很成功的朋友,都只是中學畢業,生活一樣過得挺不錯。關鍵是不要因為沒讀過大學,就自我否定,以後放棄努力。
 
事實上,讀完中學之後,基本上已有自學的基礎。我的知識大部分都是中學畢業後自學得來的,我只是有空逛逛書局,看看有沒有自己有興趣的書,或覺得看了對做好工作有幫助的書,負擔得起的就買回家,看得明的就看下去,看不明的,就束之高閣,下次去書局時,找本初階一點的來看,由淺入深,總會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看的。
 
自學的好處是沒有課程進度,沒有跟不上的問題。弄不明白的時候,可以慢慢看,反覆思考;開竅的時候,可以學快一些,學多一些。不用考試,全無壓力,如果能夠把學到的知識,不斷嘗試在工作上與生活上應用,一定可以領悟得比光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的學生好。
 
在學校上課,受制於老師的能力與課程的限制,但自學可以買全世界最頂尖老師的書來看,諾貝爾得獎者的書可以看,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名著亦可以看。久而久之,自學者所掌握的知識,就會比讀完大學就不再自學的人多。
 
我讀書不算努力,只是去廁所時一定帶本書,如果這本書能令我愛不釋手,我才繼續看下去,如果看不下去的話,下次去廁所時,我就會換過第二本。日子有功,我從自學中掌握的知識,逐漸令我有足夠的自信,與正規教育出來的大學生拼過高下,競爭起來不至完全吃虧。
 
我這條路一點也不難行,只是有空逛書局,去廁所帶本書,持之以恒罷了。希望沒有機會上大學的中學生不要氣餒,努力自學,創造自己的美好前程。 
(轉載自2013年8月5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