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情緒對社會不利

從土地使用的效益角度來看,我是支持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作新市鎮發展用途的;但我對現今社會上瀰漫一片仇富的情緒卻有點擔憂。有人反對高球,純粹是因為它是富人的玩意,所有與富人有關的事情他們都反;譬如建豪宅,建五星級酒店,開名牌旗艦店等。這對香港的發展並不一定有利,甚至可能影響基層改善生活的機會。
 
香港行資本主義,社會不追求絕對平等,而是容許差異,並利用人們追求差異的心態,去產生經濟動力。在這樣的社會裏,無可避免有貧富的差異。上一代的香港人選擇來香港生活,就是因為喜歡這種差異,而不是「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
 
收入上的差異,必然會在生活上的差異上反映出來。收入高的人,可以住大屋,著名牌,享美食,四處遊玩,否則努力工作為甚麼?我雖不完全認同這種想法,但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人有這樣的想法。其實,讓有錢人過相對奢華一些的生活,可增加社會的生產力。大陸在改革開放前,要求所有人都過簡單樸實的生活,嚴禁奢華,結果生產力停滯不前。鄧小平讓少數人先富起來之後,就有人買別墅,坐遊艇,戴名錶,打高球,社會的動力反而大增。
 
因此,我自己雖然不打高球,而且覺得打高球極不環保,但我並不贊成禁絕高球。我擔心一旦把富人的玩意都列作罪惡之後,社會上就沒有人想做富人,經濟就會失去動力,以至社會整體的生活水平都沒法提升。兩害取其輕,所以我接受讓富起來的人可以生活得奢華一些。
 
通常,能夠富起來的人都有一種通病,就是比較節約。他們努力工作,卻不肯花錢,結果積累起來的錢愈來愈多,沒法令普通人受益。本來,最好叫他們把錢捐出來,從事公益事業,但並非人人都有這樣的情操。較為有效的方法,是引誘他們過奢侈的生活;這樣反可增加多一點消費活動,令普通人可以多一點工作機會,讓生活有機會改善。試想像一下,如果銅鑼灣、尖沙咀的名店都沒有生意,名車賣不出,高級食肆沒有人幫襯,富人俱樂部會籍轉讓價大跌的時候,小市民的生活會過得好嗎?
 
因此,除非我們打算整個地否定資本主義制度,否則把仇富情緒煽動起來是沒有意思的。當香港人以李嘉誠為榜樣的時候,就會努力奮鬥,當香港人想打倒李嘉誠的時候,就得努力搞破壞,以推翻現有建制,叫李嘉誠沒法再享受既得利益。結果,有能力富起來的人就不想留在香港。香港就只能靠「窮棒子扭轉乾坤」。大陸與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就試過讓無產階級出來主政,但效果只能達到均貧,而沒法達到均富。所以,我還是比較接受讓社會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好一點。
(轉載自2013年7月17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