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難單靠行政推動

前一個階段,內地流行一種說法,認為未來十年內地經濟的主要動力來自城鎮化。我一直覺得這種說法有問題,因為城鎮化應該是經濟轉型的結果,而不是搞城鎮化就可以推動經濟。如果大搞城鎮化之後,經濟發展跟不上,那大搞特搞的城市建設就會變成大白象,建設好之後也沒有人用,造成嚴重浪費,對經濟發展有害無益。我對此一直非常擔心。
 
幸好,中央領導人頭腦清醒,及時制止了這種錯誤思潮的落實。據外電報道,李克強總理已否決了國家發改委提出的城鎮化草案。原因是很多地方政府都想借城鎮化大搞房地產建設,有些地方政府還乘機向國家發展銀行爭取融資,為城鎮化搞基礎建設。有消息指,中國城鎮化的總開支高達四十萬億。地方政府都想分一杯羹,以推動經濟發展,好讓他們容易為他們的政績交出一份亮麗的成績表。
李克強總理要求發改委把更多的力量專注在經濟改革上,而不是一味花錢搞建設。因為,地方政府已欠債不少,再給他們融資,將來一定尾大不掉,最後把包袱扔給中央。
 
中央領導人已意識到,若讓這個40萬億的城鎮化計劃起動,短期裡經濟增長一定會加快;不要說保八,經濟增長重上雙位數也有可能;但建設完之後,如何還債?若果建設出來的東西沒法產生經濟效益,中國就會步歐洲與日本之後,出現債務危機。
 
按原先發改委的草案,中國可以在未來10年,花40萬億元,將4億人口帶入城市,以達到城鎮化的目的。然而,這4億人進入城市後,能否找到工作?能否養妻活兒?能否讓下一代看到一個更美好的將來?否則這4億人將變成社會動亂的源泉。
 
過去三十年,中國城鎮化的速度很快。原因是中國經濟成功轉向工業化。如果中國不是成功地變了世界工廠,湧向城鎮的農民憑甚麼留下來?現在這批農民工的戶口問題未解決,子女教育問題未解決,醫療社保問題亦未解決,又再推動多4億人入城,只會令社會矛盾加劇。李克強要發改委搞好這方面的改革工作是正確的。
 
不過,即使政府能夠事先制訂好完備的社會政策,亦不代表單憑行政力量,就可以再把4億人口城鎮化。這還得看世界經濟復甦的速度,以及中國產品在世界的競爭能力。現時,中國的工業普遍已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增加城鎮人口,不容易為他們提供工作上的出路。
 
現時內地正積極推動工業轉型,希望搞少一些勞工密集的行業,多搞些科技含量高的行業,以至有些廠家被逼遷往越南、印尼、以至孟加拉。如果中國還有4億人等住入城,就不一定把最低工資加得這麼快,把勞動法訂得這麼嚴,否則,我們只會幫其他國家搞城鎮化,中國人自己卻還得留在農村,成為剩餘勞動力。
(轉載自2013年5月3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