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擴張是良策嗎?

鏈家認為自己成功之道是逆市擴張。2008年金融海嘯後,北京的二手樓交易,一度跌到一個月只有3,000宗。地產經紀紛紛關店;但鏈家卻趁行家撤退的機會,將對手放棄的好舖接過來,優化自己的網絡分布,迅速增加了自己的規模。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分行從300家增加到600家,搶佔了北京龍頭位置。
 
相反,中原在2008年卻跟隨大部分行家一道,大幅削減了規模。意想不到,中央政府撥出四萬億人民幣救市,其中不少流入房地產市場,令2009年成為中國樓市少有的興旺年,逆市擴張的鏈家,吃了主要的甜頭,行家這時想追趕,為時已晚了。
 
中原管理層在總結這段經驗時,亦有人認為,以後也應學鏈家,趁淡市大事擴張。我不完全認同這種做法。
 
中原在香港與深圳的分公司,由於已是當地的龍頭大哥,競爭能力比行家優勝,在市場衰退時,應有能力比行家遲一步削減規模,以吞吃行家吐出來的市場份額。待吃盡行家放棄的份額後,才決定自己需要削減規模至甚麼程度,這種遲撤退的策略,實際上已等同擴張。
 
不過,在選擇這樣做之前,先要確保公司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可能出現的虧損。除非大市成交淡靜的時候,行家虧損,而自己仍有錢賺,那就當然應該大事擴張。中原在2001年美國911之後,就收購了利嘉閣,可謂是淡市擴張的成功例子。
 
我不知道鏈家在2008年擴張的時間是處於虧損狀態還是盈利狀態,我只知道我在2001年收購利嘉閣的時候,中原已有連續三年處於盈利狀態。當時,樓價雖然低迷,交投亦十分淡靜,但中原已適應了這樣的環境,並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有能力承受收購失敗的風險,我才讓公司去冒這場風險。如果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剛開始時,我是絕不會去冒這個風險的。
 
內地常有人說要趁彎道超車,但入彎前仍得要減速,只能在彎道的下半段,看清形勢後,才有條件加速超越前車的。鏈家在2008年金融海嘯一開始就加速擴張,實是不顧後果的危險動作,是把公司的性命也拿去押注。今次碰正中央政府全力救市,而全球都行量化寬鬆,令鏈家的豪賭有高倍數的回報,並不代表鏈家以後都可以「買大開大」。如果換轉不是2008的北京,而是1997的香港,那逆市擴張就只會加速自己的滅亡。
 
一間年輕的公司,或許為了快速上位,而豪賭一兩鋪。但一間已有一定地位的公司,就不值得拿生命去作賭博。如果鏈家真的相信逆市擴張是一種成功之道,我們就沒有必要去研究如何對付鏈家。總有一次他會「買大開細」,自殺成功,把趁淡市從行家手上搶走的份額退回給行家。
(轉載自2013年5月2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