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致命傷 – 人的素質不斷弱化(44)

董建華仍未渡過危險期

(原文發表於2003年12月4日)



香港回歸,中央對特首最低限度有幾個期望:使香港成為一國兩制的典範,為統一台灣作出貢獻;透過特首的良好管治,證明外國人(特別是英國人)能,中國人更能;香港繼續為中國帶來許多有形及無形的利益;帶領香港人從身到心都回歸祖國;政制改革,循序漸進,防止民主派擴張勢力。 



董特首過去六年的施政,失誤頻頻,大有大誤,小有小誤,終於爆發七‧一大遊行,中央上述的諸種期許不用說都泡湯了。既然如此,中央為何不斷然暗地裏勸退特首(在基本法下,中央亦無權罷免特首,亦不能公開勸退,否則有破壞一國兩制之嫌),反而不惜重大代價,力挺董特首?我估計有下述數個原因: 

 

 

    1. 不想創立一個市民不滿意特首,就可依靠展示人民力量,驅趕特首下台的先例;
       
    2. 讓特首下台會被誤會為軟弱可欺,引發更多更大的訴求; 
       
    3. 匆忙中讓特首下台,會造成形勢失控,形成一個更大的亂局; 
       
    4. 對董特首的管治能力仍有一定信心,認為經一塹,長一智,他是會長進的,總勝過一個毫無經驗的新人; 
       
    5. 仍未找到董特首的適合繼任人; 
       
    6. 認為市民對董政府的怨懟,純是經濟問題,祇要挺好香港的經濟,怨懟就不再存在。
       

七‧一以來,董政府仍是毫不長進,先是維港巨星匯,繼而王見秋事件,最近則是區議會選舉民建聯與民主派勢力的此消彼長,證明中央經濟牌的得分不等於特區政府及親政府政黨的政治得分。由於特首的無能和倒行逆施,市民原本的經濟訴求已進化為要求全民普選特首和立法會議員的政治訴求,這不能不說是七‧一大遊行以來對中央的更大思想衝擊。 



許多人認為七‧一後中央採取的種種挺港措施其實不外為了挺董,董特首依舊是中央的寵兒,地位穩如泰山,我是不大苟同這種看法的。 



中央過往數月在香港所落實的種種措施,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挺港的味道較重,挺董的則較輕。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玩政治最高明,一個是英國,另一個就是中國,七‧一後發生的種種政治發展,再一次顯示董建華及其班子是爛泥扶不上牆的了,他們已使香港成為中國的負資產,特區政府已成為跛腳鴨政府,我不相信聰明如中國領導人看不到這點,他們對董特首不可能永遠無條件支持,一定有一個底線。 



阻止中國領導人(暗中勸退)換馬的因素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逝或轉弱,明年下半年至後年上半年(註)將為董特首的高危期,隨時可能下台。為甚麼是上述時期而非其他時間乃高危期?原因很簡單,早於此,阻止中央換馬的因素還在發揮作用;晚於此,董先生的任期少於兩年,不算長,是好是歹讓他做滿任期算了。 



總而言之,董特首現時的政治地位仍未穩固,有許多變數,董先生及其擁護者未可安枕無憂也。 


2012年11月16日註: 這段時期為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我不幸而言中,董建華終於還是在2005年3月11日以腳痛為
  理由宣佈「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