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速發展的特殊性

昨文指出:中國的模式與其他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靠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成功轉型為以工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
 
農業生產得依賴土地、陽光、雨水,農民自己可增值的部分不多。中國某些地方的農民深耕細作,成效還及不上有美國加州農民飛機播種,靜等收割的生產模式。唯有靠工業化,中國才能克服人均耕地不足與土壤肥沃度消減的制約,中國人的克苦耐勞的優勢才有充份發揮的機會。
 
然而,即使大家都是行工業現代化的道路,中國的發展速度與持續能力仍然比其他國家優勝。這是因為前人是一步一步的去突破,而中國則只需抄別人成功的經驗,不用走彎路。
 
中國可以一開始就用無綫電話,無需先鋪固網;中國可以一開始就用先進的個人電腦,無需經過大座主機的階段。所以中國在互聯網的普及使用上,已趕上很多先進國家。
 
西方國家在工業化的初期,需要很長的時間作原始資本積累;但中國則可以借助來自港、澳、台的資金與技術。
 
此外,中國工業化在起步時就趕上了全球化的快車,令中國迅速可以利用全球的生產技術,並把產品快速推銷到全球各地。不似西方在工業化初期,各國都盛行關稅保護,要靠炮艦護航,才能攻佔海外市場。所以,中國工業現代化的道路特別順利。
 
德國學者韋伯(Max Weber),曾以為新教(基督教)的精神,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中國的儒家與道家,則只適合農業社會。但亞洲四小龍的出現,已令這套理論動搖。事實證明,東方文明不但不妨礙工業化,而且可以配合得更好。
 
中國人崇尚「君子自強不息」,認為先要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非常強調個人的態度。中國人強調「吾日三省吾身」,而不會一開始就想從社會的層面去解決問題。因此,在工業化的起步階段,中國人只曉得為個人與家族的利益而埋頭苦幹。他們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有被老闆剝削,但他們覺得要改變整個制度很難,不如一有機會自己也爭取做老闆。
 
解放後的頭三十年,中國人都沒有富起來的機會,鄧小平突然把閘門打開,中國人就一窩蜂的爭取要富起來。農民隻身出城打工,省吃儉用,積累到一點本錢,就自己做生意。所以,中國的儲蓄率與投資率都比其他國家高。中國的創業精神絕對不會比美國差。
 
中國人這種心態,的確造就了中共的威權統治;但亦令到中國的產業轉型可以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下進行,並令中央政府在對經濟進行調控時,更容易取得成效。不過,這種發展亦有後遺症,具體情況留待明天再談。
(轉載自2012年7月17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