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望調查視乎提問角度

有學術機構經常為特首或候任特首作民望調查,一般我只是姑且聽之,因為這類調查的結果很視乎進行調查時所設計的問題的問法,而報道這類消息的傳媒,卻只報道調查的結果,而沒有提供調查時的問題,令人很難作客觀的評估。
 
最近,香港有兩所大學同時公布了一份對候任特首的民望調查,結果卻背道而馳,一升一跌。我覺得奇怪,所以深入去了解一下他們的提問方式。
 
我發覺,負責調查的雖是響噹噹的學術機構,但設計問題的方法卻不太嚴謹。帶有傾向性,似乎想用假設的前提,去引導被訪者的答案。譬如其中有條問題就是這樣問的:「假設明天選舉特首,而你又有權投票,你會唔會選梁振英做特首?」
 
這樣問法,回答者可選擇與梁振英作比較的對象就會無限擴大,不一定是原有的三個候選人。被訪者可以選明星,可以選自己的親人,亦可以選自己的老師,甚至可以拿梁振英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領袖概念相比較,很容易得出一個否定的答案。有人甚至會說,「我做都好過佢啦!」以這樣的問題,去為西方的政治領袖作民望調查,得分也不會高。
 
早前,曾有民間組織作過類似的調查,發覺如果任由香港人自己揀特首,最多人揀的竟是劉德華,但由於是全香港人任揀,所以得票分得很散,劉德華也遠遠未夠一半。因此,不能得出一個結論,認為劉德華最適合當特首。現實是劉德華可無意從政,即使想從政,也不一定選得出。因為,當劉德華真的想從政的時候,人們就會用另一套準則去衡量應否選他。由此可見,用假設前提所取得的答案,並不適合套用在現實世界。
 
在現實世界,民主只是一種政治遊戲的規則。政治是眾人之事,眾人之事只能靠折衷的方式去解決。因此,透過民主方式選出來的領袖,不可能人人都感到滿意。他不可能是每一個人的首選,而是多數人的次選。要拿現實世界選出來的人與自己心目中的首選作比較,答案多是否定的。
 
這次特首民望調查的問題設計者,刻意讓被訪者不用面對政治需要折衷的現實,卻把在假設前提下取得的答案,去衡量現實當選人的民望,做法並不適當。 
 
做民意調查不可能不作假設,但假設應愈簡單愈好。以今次的案例,只需假設受訪者如選委成員一樣有投票權,就可以問他們會在三個候選人之中選哪個做特首。這樣得出來的答案會較為有現實上的參考價值。
 
當然,這三個特首候選人可不是市民揀的,那這些調研機構,為何不早一點問市民想看到哪些人成為特首候選人呢?這就可以看到選委會選出來的候選人,與市民心目中的候選人的差異,這應是一項值得做的調查。
(轉載自2012年6月1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