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中央調低增長目標

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把2012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目標定為7.5%。市場對此有點愕然。這是2004年以來,中央首次將經濟增長目標訂在8%以下,亦遠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增長。即使在金融海嘯剛爆發的2009年,中國政府仍敢把增長目標訂在8%或以上。現時的環境不見得比2009年差,為何當年可以保8%,今年只敢保7.5%?是否中國還存在著一些不為人知的隱憂?市場對此普遍感到擔心,全球股市與商品市場都因此而掉頭回落。
 
中國經濟是否有隱憂,很難確定,但中國政府的取態與09年時有變,卻可以從她的行為改變去加以推論。
 
09年中央決定要保8%時,很多評論都批評中國政府只顧面子,不實事求是;那今次中國政府應是更為實事求是了。這應是好事,不是壞事。
 
太顧面子,把增長目標訂得太高,就得付出代價。09年中央為了保8%,只能跟著歐美國家一起搞量化寬鬆,放了4萬億人民幣出市場,導致地方政府到處胡亂投資,股市與樓市大升,釀成嚴重的資產泡沫,造成嚴重的後遺症。
 
中國政府受過這次教訓,所以今次謹慎了,寧把增長目標訂得低一些,以免付出太高的代價。因此,市場預期,中國政府今次一定不會大規模放水;溫家寶說要提振股市的信心,也只會口惠而實不至。此之所以股市對今次工作報告有點失望。
 
本來,為了應付經濟放緩的威脅,中國政府除了可以放寬貨幣政策外,還可以放寬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現在,中國政府公開表示不再保8%了,正好表示中國政府決心要扭轉以房地產作動力的經濟模式。這將是一種結構性的轉變,房地產政策牽連甚廣,隨時牽一髮動全身,不比貨幣政策,可以時鬆時緊,任由政府調校。
 
經濟學者有一套「途徑依賴」的理論,認為經濟發展模式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因為社會內每一個成員,經過一定的時日之後,都會自動走位,並自行調節自己的心態與行為習慣,以適應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習慣力量會逼使想轉行另一種途徑的努力處處碰壁。
 
董建華曾推出「八萬五」政策,希望改變香港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但經過多年的努力,結果仍功敗垂成。中國政府比較強勢,推動改革力量應比特區政府強,但「途徑依賴」的力量亦非常頑固。今後這兩股力量將會展開較量,現在仍不能說誰會勝出;但在較量期間,勢將殃及池魚,與房地產有關的行業,前景都不容易明朗。
(轉載自2012年3月8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