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地產金融 如何財政預算

昨文指出:香港之所以經常有財政盈餘,是因為政府錯把一些經常性的收入視作非經常性的收入,因而不敢拿這筆錢花在長遠的規劃上,以致香港的經常性收入長期多過經常性開支,所以常有盈餘。
 
賣地、印花、以及投資方面等收入,按年計波動很大,相差可以數以倍計。但只要地產與金融在整個經濟體系裡扮演的角色不變,市場就會周而復始,有衰退的日子,亦會有高漲的日子。拉勻去計,這些收入亦是經常性的,可以拉上補下,用在長遠的規劃上,不會有赤字日增的風險。
 
若然政府肯在理財的理念上作適當的修正,香港當有更多的經常性收入可作長遠的規劃,香港的公共服務會有更大的改善空間。
 
不過,要把賣地、印花與投資上的收入也視作經常性的收入,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得讓地產與金融業在社會體系裡扮演的角色不變。但近年社會對這兩個行業都沒有好感,視它們為霸權,要求政府遏抑這兩個行業的發展,以免香港過度依賴這兩個行業。
 
然而,不依賴這兩個行業,香港還可以靠甚麼呢?有人建議恢復工業生產,但工業生產能支持香港人過今天這樣的大都會生活嗎?如今的八十後會願意在獅子山下穿塑膠花嗎?
 
現實是香港人無權決定哪個行業才有高增值,經濟利益分配方式的遊戲規則,是由主導全球經濟的大國制定的,香港只能跟著一起玩。歐美雖給金融業害得半死,但仍在千方百計保住它,就是因為金融業在現今的遊戲規則下,增值能力最高。
 
香港若是不搞金融業去搞工業,我們的最低工資可能只有10元一個鐘。IFC可能要改成IIC(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entre),租金由200元一呎跌到12元一呎。廠家住美孚,工人住石硤尾。政府的收入連小學免費教育也負擔不起。
 
以上的說法可能太過極端,但我們只要回想一下八萬五的日子,美孚只值二千多元一呎,政府為了解決負資產問題被迫停止賣地,財政收入大減,要減公務員薪金,削社會福利,還想開徵銷售稅,社會上一片愁雲慘霧。可見地產行業沒運行的時候,普通市民的生活也不會好過。
 
因此,即使地產業與金融業有種種不是,我們在未找到其他可以代替它們的行業之前。不可貿貿然降低這兩個行業在經濟上所扮演的角色。不然的話,香港就會失去一大筆財政收入,政府就得擴闊稅基,增加稅種,提升稅率。甚至可能要降低公共服務的質量。
 
香港歷屆的財政司,都全憑金融業與地產業的支撐,才能做到收支平衡,並積累了大量儲備。若然要未來的財政司不要依賴這兩個行業,他們可怎樣去作財政預算呢?
(轉載自2012年2月9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