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香港常有財政盈餘

預期至三月底這個財政年度,香港又有盈餘667億。這已是自2005年以來,接連7年香港錄得有財政盈餘。特區政府累積起來的財政儲備已達6,600億,相當於22個月的政府開支。當全世界絕大部分政府都有財政赤字的時候,特區政府的理財能力真是十分驕人。有這樣的成績,還說政府的理財能力不合格,好像有點說不通。
 
然而,政府理財是否恰當,不能單看有多少財政盈餘,還得看社會資源是否用得其所。政府積累盈餘太多,可能反映以下兩種情況:(一)反映政府徵稅超過他的實際需要,本來應有減稅能力,但政府卻沒有這樣做;(二)反映政府本有能力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但政府都沒有這樣做。兩者都是不應該的。
 
出現這樣的情況,與特區政府的理財哲學有關。特區政府的理財理念,承繼自港英殖民地政府。英國在海外殖民,目的在掠取殖民地資源,斷不會從祖家拿錢來接濟殖民地。所以,港英政府嚴格執行量入為出的財政守則。
 
英國派駐殖民地的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不斷出現赤字,一定會被視為失職),於是就傾向低估收入,高估支出,結果在大部分時間都出現財政盈餘,還美其名為保守的理財哲學。
 
特區政府基本上沿用了這套理財哲學,有關官員在制訂財政預算時,只會把經常性的收入,如薪俸稅、利得稅、差餉等,拿來作長遠規劃。至於那些非經常性的收入,如賣地收入、印花稅、投資利潤等,政府就只敢作一次性的開支。這是近年政府雖有大量盈餘,還是只肯派糖,也不敢作長遠規劃的根本原因。
 
政府覺得,有盈餘時派多兩粒糖沒有所謂,錢少時可以不派,最多給市民怨兩句。但如果作長遠規劃,譬如推行15年免費教育,那就一闊三大,還得作長期承擔。總不能賣地收入少就叫學生輟學、教師解僱,校舍改作其他用途。這種思維方式,令香港在長遠規劃上裹足不前。
 
教育界、社福界對政府這種做法非常不滿,經常向政府施壓,但政府卻不為所動。因為有關官員在心底裡十分迷信那套他們從殖民地政府承繼下來的理財哲學。
 
要官員改變行為,必須先打破他們的迷信。現實是政府對非經常性收入的界定理念並不正確。香港的賣地收入與印花費收入,按年計雖波動很大,但如果把時間拉長一點去計,這方面的收入也是經常性的。在樓市股市低迷的時候,這方面的收入會少,但低潮過去,高潮又至。政府如以周期而非年份去計,這方面的收入也是經常性的。
 
政府可以把歷年在這方面的收入,推算出一個中位數,然後把它視作經常性收入,用在長遠規劃上。這樣,雖然個別年份會出現赤字,但可以利用有盈餘時的積累作多除少補。用這樣的思維去制訂財政預算,香港的公共服務才會有長足的改善。
(轉載自2012年2月8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