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能為今後房策定調嗎?

曾特首終承認:任內房策有失誤,以至市民覺得置業愈來愈難,進而引發市民懷疑政府造就地產霸權。當政府被這樣懷疑的時候,施政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他承諾:會在本周三公布的施政報告裡,提出一套新的解決方案。
 
有人質疑,曾的任期只剩下8個月,而建屋則起碼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曾在離任前才提出新方案已沒有意思。
 
這又未必,房屋問題從來都是香港社會的核心問題,不同階層的市民都需要居住,都會關心房屋問題。因此,如果曾蔭權今次真的能看到問題所在,並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的話,市民對他的新理念是不會無動於中的。市民對此必會展開熱烈的討論。
 
用剩餘下來的任期去建屋,當然已來不及;但曾蔭權仍有足夠的時間,去演繹他的觀點,爭取市民支持他的方案。如果他在任內能成功為房屋問題營造出社會共識,下一任特首想改轅易轍也不容易。
 
有人或者會說,曾蔭權這樣做,豈不是等同在干預下一任特首的施政。這其實是所有政治家都想做的事。戴卓爾夫人下台了,但她的繼任人,不論是來自保守黨,還是工黨,都得繼續遵行戴卓爾夫人路綫。政治家的理想,都是「我死了,我還在」。
 
香港的房屋問題要真正得到解決,非動用十年以上的時間不可。因此,只要曾蔭權今次的新方案能贏得廣大市民的支持,未來兩任的特首都沒法跳出他訂下來的框架。
 
不過,如果曾蔭權的所謂新方案,只是復建居屋而矣,那根本算不上他自己的新方案。居屋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以前未能靠居屋解決問題,今後也不易竟全功。
 
曾蔭權若想為今後的香港房屋政策定調,就不能單是提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他必須有概念上的突破。這種突破必須是顛覆性的,而不是把舊有的那套拿出來修修補補。且看曾蔭權有多大能耐了。
 
曾蔭權最好能夠為未來十年,以至二十年,香港的住屋情況提出一個願景。好讓香港人知道,凡在香港主流行業中有工作的人,都有機會買到一個自住單位。這個單位的大小,應容得下香港家庭的平均人數。政府承諾會透過土地供應與賣地條款上的限制,把樓價調控在主流家庭負擔得起的範圍–供樓負擔不超過家庭入息的40%。
 
至於那些未能進入主流行業的市民,政府應為他們提供有補貼的廉租公屋。政府應設法令香港需要住公屋的人愈來愈少(愈來愈多的人可以進入主流行業)。這樣,現有的公屋已經足夠,要入住也不用輪候。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社會上的民怨當可大幅減少。
(轉載自2011年10月1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