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公屋容易變質出事

內地自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高速增長,卻同時出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通病──資本積累快過新生需求。大量沒法流入實體經濟的資金四處流竄,其中相當一部分流入了房地產市場,導致樓價急升,高至一般用家都難以負擔,民怨沸騰。
 
中央政府見住屋問題已不能用市場機制去解決,便仿照香港的經驗推出由政府資助的廉租公屋與平價的居屋,以幫助那些沒有能力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的基層民眾。
 
這其實是一種返回計劃經濟的做法,結果計劃經濟的弊端一一在公營房屋問題上反映出來。
 
市場經濟的最大好處(有人覺得是壞處),是以價格作為分配的準則,誰出價高,就賣給誰。由賣地到賣樓,以至其間的興建,都用價格分配模式,官員無從插手。企業為了追求利潤,一定會維護價格分配的運作模式。
 
但返回計劃經濟的公屋與居屋,就不能沿用價格分配模式,變成長官意志又可以回朝,貪污問題又再肆虐。香港的做法是成立一個由公眾人士組成的房屋委員會,對長官意志進行一定的制約。但大陸卻強調共產黨的領導,讓公眾人士監督,等同削弱了共產黨的領導權,所以不敢跨出這一步,結果只能黨委書記說了算。
 
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化,我在內地見過一些經濟使用房(即居屋),座落地點優越,單位面積寬敞,已近乎豪宅,可惜受益者並非基層民眾,而是有關部門的官員與親友。買不起樓的人見了,更加眼火爆。中央推經濟使用房的目的,原先是為了紓解民困,以達至社會和諧,結果反令民怨火上加油。
 
此外,由於建公屋與居屋時,沒有利潤的需要作監督,建築質量失控,負責官員為了收取回扣,常隻眼開隻眼閉,很容易出現豆腐渣工程。一旦遇到天災,就會引發人禍。中央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內地的經濟發展模式,已不知不覺中走上了一條與香港類似的途徑,變成過度依賴地產,以至經濟發展必然會產生一個高租金與高樓價的環境。現在已積重難返,中央必須以公屋與居屋去紓緩民間的住屋需要。
 
現時香港有約三成多人住在公屋,一成多住在居屋,合起來有接近一半的人口需要政府的資助。中國如果繼續行偏重地產的經濟發展路線,將來公營房屋的規模也一定會愈搞愈大。如果繼續任由長官意志去主導這項工作,將來一定會出大問題;中央必須及早防範。
 
最好的方法莫如引入類似香港房委會的制度,讓公眾人士一起制定資助對象的要求,資助的水平,以及監督落實的方式。房委會的會議應該公開進行,接受公眾的監督。中共如果在這類非政治問題上也不放權讓公眾參與管治,最終只會損害自己的領導地位,得不償失。
(轉載自2011年8月17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