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地發展權作資助的利弊

政府以土地的發展權作為地鐵開新路線的資助,受到輿論的質疑。其實這種隱藏資助(hidden subsidy)的模式,在香港存在已久,是殖民地時代港英政府的拿手好戲。可能因為行之方便,所以在主權回歸後,特區政府一樣樂此不疲。
 
在殖民地時代,政府行政主導,完全可以控制立法會,本來沒有太大的需要搞隱藏資助。但由於香港有一定的言論自由,政府也擔心自己的政策會被傳媒指指點點。如果有太多市民覺得政府施政不當,會不利於殖民地政府進行有效管治。
 
用土地的發展權作為一種資助模式,就可以把實際的資助金額也隱藏起來,外界不易去衡量這樣的資助是否恰當,政府就可以私相授受,其他人就難以置評。此外,這樣還可以不用把資助放入財政預算案內,非拿去立法會去走過場不可,政府可以因此而省下很多麻煩。
 
一般而言,政府撥地建學校、建醫院,社會都不會有異議。但過去政府亦有用撥地的方式,資助過一些供小眾享樂的私人會所,得益的只是一小撮殖民地社會的貴族,而市民卻被蒙在鼓裏。這就有違公平原則,並非社會資源恰當的使用方法。以土地作隱藏資助方式,很容易藏污納垢。
 
即使是今天,香港的房屋福利,其實也是以隱藏資助為主,單看財政預算是看不出政府花在解決基層住屋問題上的資源有多龐大,因為他們大都不是以現金形式劃撥的,而是透過撥地給房委會興建公屋的方式進行的。
 
沒有人會反對撥資源給基層去解決住屋開題,但如果這種資源的劃撥沒有量化成貨幣單位,社會就不容易去衡量資源是花多了還是花得不夠,亦沒法衡量負責的機構是否運作得有效率,不容易去構思是否可用其他方式去進行同一樣的工作。
 
因此,當社會愈來愈開放,當市民要求政府的運作有更高的透明度的時候,以隱藏資助的方式去提供社會服務,無可避免會受到社會質疑。如果連房委會的運作也會被市民感到問責不足,即其他需要私人發展商參與的半官方機構,如西九、土發、地鐵等,社會一定更傾向與政府算帳。一有甚麼不清楚的地方,就會懷疑政府向商界輸送利益,有官商勾結的嫌疑,令一些社會急切需要進行的工程舉步維艱。
 
然而,在現階段,政府似乎無意放棄用土地去作隱藏資助。因為現在社會上民粹主義當道,若然政府以真金白銀去資助那些參與公眾服務的私營機構,一定會被立法會阻撓。即使不至於完全卡死,運作也會被拖延,結果只會導致市民需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政府寧願用隱藏式的資助,這樣雖然有點不清不楚,但起碼還有機會蒙混過關。民粹主義不顧市民長遠利益的思維方式,迫使政府不得不作這樣的選擇。
(轉載自2011年5月24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