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靠父母有社會後遺症

樓價與購買力脫節的說法,在香港由來已久,但樓價還是升個不停。照道理,樓價如果真與購買力脫節,理應交投減少,價格下調才是,為何這種情況沒有在香港出現?
 
或許有人會說,香港的樓價之所以仍能不斷上升,全因仍有大陸客的支持。大陸富起來的人日多,香港人乏購買力,他們可補充。
 
然而,香港樓並非全是大陸人買的。大陸人買新盤豪宅的多,二手市場上的中小型住宅就少大陸客買。香港的物業,絕大部分仍是香港人自己買的;只是多了大陸客之後,香港人被迫與這批高購買力者競爭,本地的購買力被迫至極限;香港人要買樓,得比前辛苦吧了。
 
這種情況,於年輕人來說,尤其嚴重。新一代的年輕人,即使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也只有萬餘元一個月,要積累首期買樓絕不容易。可能由於自知買樓無望,他們連儲蓄的動力也沒有,節制力不足的,可能還要欠信用卡數。
 
年輕人是社會的動力,樓市亦離不開年輕人的支持。他們結婚生子,樓市才有新生需求。但現在年輕人大都買不起樓,樓市又憑甚麼有這麼多的成交呢?
 
據我向前線的地產代理了解,現時年輕人買樓,大部分都不是憑自己的積蓄去買的,而是靠父母支持的,起碼首期大都是由父母代付的。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說他今年可安心退休了,因為他已為三個兒子都買了樓(指付了首期)。這類二十四孝父母,在香港比比皆是。可能正因為香港多這類父母,香港的樓價才有機會升得這麼高。因為,如果父母都不予援手,有部分業主的樓就會賣不出;他們要套現的話,就得調節自己的要價,以適應年輕人的購買力。這樣,香港的樓價就會升得適可而止。
 
香港富裕家庭的這種行為,正導致社會的貧富懸殊問題禍延第二代,經濟能力差的父母,沒有能力為子女儲首期,他們的子女就很難加入有樓一族。以後他們的入息,有不少的一部分都得用來交租,可自行支配的部分不多。他們的生活就不容易有所改善,更談不上為下一代積累買樓首期。
 
另一方面,父母條件較好的,就可以一早擁有物業,供滿樓後,就容易有積蓄,將來還可以為下一代着想,造成跨代富貴。他們的後代,就可以有一條畫得較前的起跑綫,在競爭時處於優勢位置。
 
有樓一族與沒有樓的人的最大分別是︰有樓的人除了有工作收入外,還有樓宇升值的得益。由於香港的樓價不但反映香港的經濟狀況,而且還能反映日漸提升的內地投資者的能力,所以有樓一族就可以搭上內地經濟增長的順風車。相反,對沒有樓的人來說,甚麼「內地好香港就會好」,可能只是一句空話。
 
現在,這兩類人的差距已愈拉愈闊,釀成社會分化,甚至已有階級仇恨的味道。長此下去,社會可能出現動亂。因此,政府應有政策,令社會上有更多的人都有機會擁有物業,這樣社會才會和諧。
(轉載自2011年5月18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