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仍要靠勞工密集業

很多人都引差利.卓別靈的《摩登時代》去批評富士康的生產模式,指責他們把生產工序分割得過度細微,以致工人整天都重複著單調的工作,毫無自主性的參與。這樣的工作做久了,人就變成了機械的一個部件,亦等如不斷地進行自我否定,精神遲早都會出問題。
 
然而,現時全世界的工業,大都未能脫離靠分工去提升效率的生產模式,情況與阿當.斯密寫《國富論》時差別不大。全球還有很多國家都渴望可以工業化,否則都不易脫貧。如果把富士康廠描繪成血汗工廠,那全世界尚有數以億計的農民,希望有機會過這種非人生活。批評富士康的人,是否有具體辦法讓世人不用走這條路?
 
阿當.斯密在他的《國富論》第一章就談分工問題,他以扣針為例子,這麼一件簡單的產品,如果不分工的話,一個工人一天也製造不出一枚扣針。因為,造扣針也有很多工序:抽鐵線、拉直鐵線、磨光、削尖、屈型,配上扣頭(扣頭的生產也有多個工序)等;這麼多的工作,如果由一個人去做,他要跑來跑去,轉換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部門進行不同的工作。他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熟練每一項工種。相反,若果把不同的工序分給不同的工人去做的話,工人很快就會熟習自己的工作,連培訓也可以省免。有分工後,工人的生產力可在一兩周內就達顛峰水平。一個百多人的工廠,一天可以生產過萬枚扣針,生產力是沒有分工的幾十倍。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從事工業生產的人,可以不選擇分工精細的生產模式嗎?凡是不選擇這樣做的,都很快會被淘汰。此之所以,雖然人們早已知道分工生產有弊端,但一樣逃不出它的桎梏。
 
有論者甚至以富士康事件為例,指中國走世界工廠的路已快走到盡頭。中國不應該再依賴勞工密集的工業,而應該加強生產過程中的知識含量,不但要有自己的設計,最好還有自己打造出來的品牌。
 
這些意見表面上很有道理,但實際上與「何不食肉糜」的建議差不多。中國尚有八億農民需要脫貧,他們現時可以看到的出路是出城打工。如果中國不搞勞力密集的生產,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就沒法解放出來。現時連美國都想回頭搞些工業生產,以減低人民的失業率,中國怎有條件這麼快就放棄勞工密集的工業?
 
我從七十年代開始,就有觀察中國的農民問題,亦多次到過中國西部的農村視察過,我知道農民的生活可以有多苦!多麼沒有保障!他們急切需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等不切中國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有得為他人的品牌加工,也好過要留在農村。富士康這類工廠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大量出現的。中國起碼還要有二三十年得走大規模工業生產的道路。這條路不好走,但歐美國家也都是沿這條路走過來的,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嗎?
(轉載自2010年6月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