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能抵制賣地嗎?

上周官地拍賣,市場反應冷淡,最終只能以底價成交。香港傳媒大多以陰謀論的角度,把這段新聞炒作為:地產商因不滿政府屢訂新招遏市,故齊齊抵制賣地,以向政府施壓。我覺得這種揣測毫無客觀消息基礎,只為為了迎合社會上的仇商情緒罷了。
 
社會上雖有仇商的情緒,但作為新聞報道,當先有消息來源,再經深入挖掘,經確認後,才可予以報道。但現在的情況卻是:記者先在自己腦海裡有這種猜想,然後去問有關人士;有關人士即使一一否認,但記者仍會再去問一些無關人士,要他們去評論這件假設的、未確定的事件;直至記者聽到一些符合他們心意的意見,他們便加以報道。
 
當然,作為傳媒,有時難免需要就事件的某些可能性去聽取意見,並把不同的意見都加以報道。但傳媒在報道這類評論時,應有一定的平衡,不宜只標榜合自己口味的意見。更不應在事件都未確認之前,就把假設性的評論也當作新聞,而且放在頭版。這樣,傳媒豈不是淪為某類政見的宣傳工具。
 
以今次傳媒報道賣地消息為例,不知內裡的讀者,都會得到地產商在聯手向政府施壓的印象,但現實中這種事情在現階段是不可能發生的。我不是要為地產商辯護(我在本欄常批評地產商的不是),但報道必須實事求是,不能把沒有發生的事也當作真的。
 
香港的土地絕大部分都在政府手裡,地產商若抵制政府賣地,不知道還有甚麼買地的選擇。土地是地產發展的原材料,不買地,地產商難道連生意也不想做?因此,政府是不用擔心地產商抵制賣地的。
 
地產商不買地,新盤的供應就會愈來愈少,在供不應求下,樓價就會上升;以後買地的時候,就得付更高的地價。因此,抵制賣地,只會害死自己,難向政府施壓。
 
若果這種施壓方式是沒有作用的,地產商就不可能會採用,因為代價實在太大了。賣地成績差,無可避免會影響市場氣氛,影響新盤銷情,裡面涉及的利益數以億元計。再者,樓價下跌還會影響地產商手上資產的估值,拖累地產商的業績,破壞地產商的集資能力,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我不相信地產商在代價高昂的情況下,仍會以效果不彰的方法向政府施壓。
 
今次賣地,最終由南豐投得。很難設想,其他地產商齊齊收手,好讓南豐投得平地。如果事先有串謀,地產商一定開過會,有利益分配的協議。這樣複雜的安排,無可避免需要涉及老闆以外的人幫手,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香港的傳媒有本事的,就像水門事件一樣,把真相挖出來。報道新聞不能單憑自己的想像。
(轉載自2010年5月17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