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怎樣面對樓價上升

可能因為吃過「八萬五」政策的苦頭,特區政府在房地產政策上變得有如驚弓之鳥,顯得非常保守;生怕一有甚麼行差踏錯,樓市就會掉頭回落,負資產的問題又會重現,社會可能又得面對通縮之苦。
 
我覺得這種擔憂有點過慮,因為在現時環境下,香港的樓價可謂易升難跌,政府要擔心的是用盡種種措施都沒法令樓市降溫,根本不用擔心樓市會在現階段崩圍。
 
不過,若是現階段沒法把樓市的升勢拖慢,再升上去那就真的有機會位高勢危;升得愈高,將來跌下來的時候,一定傷得愈重。因此,特區政府應該及早出手為樓市降溫,而不是待泡沫吹得過大時,才出重招。
 
現時出招,雖不一定有效,但政府仍需要擺出一種姿態,以顯示政府也急市民所急,並且出手時絕不手軟。否則,政客一定會攻擊政府心中只有地產商的利益,卻不肯為市民置業的需要著想。
 
市民不明白,為何明知土地供應不足,政府仍死抱著勾地政策不放?為何政府不可以主動把勾地表內的土地推出來拍賣,非要等地產商來勾不可?要地價下調並不難,如果政府肯一口氣拿十塊八塊土地出來拍賣,地產商就一定不會爭得那麼激烈。第一塊買不到不要緊,還可以等第二塊,第三塊;可能賣到最後一幅時,競爭的人已不多,更有機會買到平地。我相信,屆時地產商出價一定不會像過去那麼勇,麵粉貴過麵包的情況,很快就可以改變。
 
當地價開始下調後,市民就會預期未來的樓價也會跟著下調。當大家預期未來的落成量會增加的時候,就不會三更半夜也肯排隊買樓花。現時消費者之所以肯強忍地產商的不合理操弄,是因為選擇不足。若果地產商手上有眾多新盤等著要開的時候,地產商豈敢不善待消費者?屆時,不用政府監管,地產商之間為了搶客,亦會主動研究顧客的需要,各出奇謀去令顧客感到滿意了。
 
此外,當地產商各自都買到地去發展的時候,他們就得向銀行貸款;銀行把錢借給地產商之後,資金就多了一條出路,不用急不及待地把錢借給小買家,樓按的利息就不會搶得那麼低了。現時,政府雖三番四次勸喻銀行在樓按問題上謹慎一些,但銀行卻礙於資金乏出路,非搶樓按生意不可。增加賣地有助銀行的資金有多點出路。
 
要達到這種效果,政府不但要收回賣地的主導權,而且要勇於矯枉過正;不再是每次拍賣時只賣兩、三幅地,而是一次過賣十幅八幅。這樣市場才會感受到政府的決心,無論是地產商還是小買家,都不得不因此重新檢討自己原先的策略,市場才會出現明顯的轉變。特區政府已四面楚歌,非出重手不足以令人耳目一新。
(轉載自2010年4月12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