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即將重臨 投資如何部署

近期股市與樓市都一遍興旺,這看來不似是經濟將出現V型反彈的兆頭,可能只是通脹即將重臨的預警。
 
以現時各國政府所採取的救市措施來看,大家都在鬥快印鈔票,派街坊,最終必然會導致通脹。前一階段之所以完全看不見有通脹的跡象,是因為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化工程尚未完成,抵銷了政府亂印鈔票的效應。今天,去槓桿化的活動已經告一段落,政府放鬆銀根的效應,將逐步顯示出來。
 
一旦通縮結束,「Cash is King」的觀念就會過時,資金就會由銀行系統流回投資市場與消費市場。我見有些投資者,現在還在買債券、買保本基金,這些都是落伍的做法,需要重新檢討。
 
保本基金,雖然可以保本,但回報不會太高,往往不足以抵銷通脹的損失。因為保本基金所保的只是名義上的幣值,通脹會令貨幣的實質購買力降低,能保住基金的面值,並不等如沒有損失。
 
至於買債券,現時已經太遲,因為利息再減的空間已經不多,一旦利息掉頭回升,債券的價格就會回落。持債券者若果中途需要套現的話,就會得不償失。因此,應趁利率未見底回升之前減持債券,套現後轉而投放在可以對抗通脹的項目。
 
要對抗通脹,最簡單的做法就得減持現金,改持物業或商品期貨。
 
近期內地政府又再放寬港人回內地置業,港人應把握這個機會。內地各城市中,以上海與深圳前景最好,寫字樓、商舖、豪宅都值得長期持有。我估計,這兩個城市未來十年的樓價升幅會多過香港。上海在中央政策傾斜下,會有機會成為金融中心。深圳則屬於移民城市,地方保護主義意識不明顯,而且發奮指數較高。經濟會較有動力。
 
至於商品期貨,近期已從低位回升不少,但我認為這正是轉向的象徵,現時宜追,不宜等。追可能會吃點眼前虧,但等就可能錯失機會。不熟期貨買賣的讀者,可考慮買入一些商品基金,交專業人士代勞。
 
政府要在金融市場製造虛假繁榮容易,但要搞活實體經濟就相對困難,因此未來出現的,很可能是滯脹,即雖然出現通脹──百物騰貴,但經濟卻停滯不前。在這種情況下,並非所有企業的業績都會有良好的表現。故投資股市仍需謹慎。若要成果優於大市,可考慮買資源股及地產股等。這類股份在滯脹中一樣會有所得益。
 
不過,投資股市非一般人所長,太容易買賣的結果是作錯誤決定的機會增加。不想買風險的讀者,可考慮換間好一點的居所,那就可以改善生活,又可以對抗通脹,一舉兩得。
(轉載自2009年5月22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