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的反彈力驚人

金融海嘯剛開始的時候,我已指出:雖然今次金融海嘯對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遠比97年的那次嚴重,但香港樓市的表現不會比97年的那次差。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今次政府沒有落井下石,強推八萬五政策。(二)發展商手上的貨尾單位少,等著要推出的盤亦少,加上欠銀行的錢也少,故發展商沒有以震撼價開盤,拖累二手市場。(三)勾地政策運作得不暢順,前一個時期政府成功賣出的土地不多,以致未來兩三年裡能夠落成的樓宇都不多。(四)港人經過97一役後,在地產投資上都很謹慎,沒有狂借亂炒,有超過一半住在私人樓宇的家庭已還清樓按,故承接金融衝擊的能力很大。(五)低息的環境令業主的持貨能力增強,又令買樓收租遠比存錢入銀行吸引,所以今次在二手市場上,不但沒有嚴重的拋售潮,反而有投資者趁低吸納。(六)03年後香港樓市雖出現復甦,但樓價尚未完全追回97後的失地。爬得高,才會跌得慘;今次香港樓價開始回落的起步點,遠比97年的那次低,故下跌的空間也相對少。
 
然而,當時我只能估計到樓價會跌得比97年少,但估計不到樓價會出現這麼強烈的反彈,竟能這麼快就追回近三分之二的跌幅。我原先預期,實體經濟會有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無法復原。失業率會上升,收入水平會下降,在這種環境下,買家即使有能力,也不敢輕舉妄動。我沒有預期到,樓市在農曆年後的反彈會如此強烈,買家追價時會如此瘋狂,完全蔑視實體經濟仍在衰退的現實。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今次入市的主要動力,並非源自買家的購買力上升,而是源自買家保住自己身家的需要,是買家重新衡量金融市場的形勢後,對自己的財富重新部署的結果。
 
實體經濟的衰退,無疑會削弱新增的購買力,但不會影響人們原先積累起來的購買力。近期在樓宇市場起作用的,正是原先積累起來的購買力。人們並非因為對經濟前景樂觀,而增加自己在房地產方面的投資;而是因為對貨幣系統可能出現崩潰,而不得不把自己儲存財富的模式作重新部署。
 
美國政府胡亂舉債去挽救破產邊緣企業的做法,已令香港人對貨幣系統的健康產品擔憂。為了不使自己畢生的積蓄再度蒙受重大的損失,必須找一些比存錢入銀行更穩妥的儲存方法。
 
之前,不少投資者都在證券市場上吃了虧,故一窩蜂地把投資贖回,改持現金;現在又發現原來持現金也有風險,而且利息出奇地偏低,於是轉持實物──樓宇,令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市場。這種情況的出現,源自人們心態的改變,而非實體經濟出現甚麼新情況。至於這種由心態轉變所引致的資金轉移,會持續多久,並把樓價推高至甚麼水平,我也無從估計,只能與大家一起等著瞧。
(轉載自2009年4月29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