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樓市易反彈 實體經濟難復甦

近期股市與樓市都出現了強烈的反彈,股市比低位升了三成多,而樓市亦升了接近兩成,市場的氣氛因而樂觀起來,有人以此作為經濟復甦的苗頭,認為最壞的時刻應該已經過去。
 
我也希望這是事實,但過去的經驗告訴我,股市與樓市並不一定與實體經濟同步,他們只是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反映罷了。人的行為絕不理性,恐懼的時候會超賣,以至價格下跌的速度快過實體經濟惡化的速度。有時經濟衰退可能只有5%,而股市一旦掉頭,就可以跌四至五成,原因是股價之前可能升凸,之後又跌凸,於是為反彈提供了基礎。
 
我之前曾在本欄指出,當今世界的一個主要矛盾是資金積累的速度快過新生的需求。在實體經濟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積累起來的資金就沒法重投實體經濟以增加生產,結果只能在股市與樓市中不斷流竄,令價格大起大落。
 
今次金融海嘯無疑已令過去積累起來的資金大量被蒸發,但剩下來的規模依然不小,遠超實體經濟的規模。此之所以。投資市場的波動依然足以影響市場情緒,並對實體經濟造成一定的衝擊。
 
資金擁有者的行為,是不斷改變他們的財富儲存模式,希望透過這種改變,可以令他們的資產升值,盡量避免貶值。金融海嘯後,他們在投資市場蒙受了極大的損失,於是紛紛撤出投資市場,轉存現金。但鐘擺去到某一個位置總會回頭,大家都存現金不借錢的結果是銀行無力付息,令存現金幾乎沒有回報。於是有部分資金又再重回投資市場,令股市樓市出現強力反彈。現時投資市場出現的反彈就是這樣形成的。
 
可惜,實體經濟方面卻完全找不到利好消息,產能過剩的問題仍未完全解決,不少機構仍得瘦身裁員,失業率還在上升,工資水平還得下降,令需求更顯不足,並引致惡性循環。
 
這種發展並非政府推出幾項金融政策就可扭轉的,必須等到過剩的生產力大量受到破壞——大量公司倒閉,社會的供求才會取得平衡,經濟才有復甦的機會。
 
歷史告訴我們,這個過程將非常痛苦,失業率可以高達雙位數字,人們的生活水平將大幅下降。按現時的情況來看,這個過程尚未完成。我復活節期間曾出外度假,見機場人山人海,一點沒有經濟衰退的跡象。我很難相信幾十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所造成的破壞亦不外如是。最壞的時刻真的已經過去了嗎?但願如此!
(轉載自2009年4月16日am730C觀點)